我还是那句话,说到文学,还是无法翻越托尔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他们那两道文学高墙。他们在创作的艺术上,尽管表现的艺术手法极不同。各有千秋和他们各自的艺术魅力。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他们在小说的刻划上,都有着他们泾渭分明的人物刻划个性。都竭力表现他们超高的艺术手法,淋漓尽致地把他们小说人物刻划生动,感人,对他们同时代的文学创作产生影响。陀翁他深化主题,包括他的心理描写,他都来得更直接。用一针见血来说,丝毫不过分。但他们的描写都是绵密的,不是我们所看到的那种粗陋滥造。更深的说,他们的描写是细腻和根植人心的。往往就是一两个字,就一概而冠全全貌。就是我们所说的,“窥一斑见全豺,”是同一个道理。陀翁的心理描述也是一样,看去有时冗长,但他的笔触,他的着入点却是始终如一的。他不会改变他的方针,有效的达到了他更好的艺术效果。他的作品的人物个性那么鲜明强烈,这必然是他达到了他艺术上的精准。让读者对他作品中的人物形象难忘。
说了陀思妥耶夫斯基,再来浅谈一下托尔斯泰,由于时间问题,在这里也只能是简单的说一说了。托尔斯泰的作品,我们都知道他特别有影响力的,就是(战争执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和(复活)了。他的艺术造诣,我认为他是很深的,有如我们曹雪芹先生的(红楼梦)。尤其是(安娜卡列尼娜)的描写,非常的细腻到丝丝入扣,简直找不到他有一个多余的字存在。就是叙述部分他也是一样,也找不到他有一个多余的字存在,而且是非常鲜明的人物个性,简直像是一幅立体的画映立在读者的面前。常常他会细致入微的用一种意识流的手法,将一个宏大的场面,简单地用几句话带过,但仍然饱满生动,仍然能看到他设定的那个宏大的场面。或许不亚于一次核大战,这就是托翁他世界文学的影响。是他在他的创作中,给我们留下文学创作的一笔宝贵财富。我们看世界名著,或者说我们看小说和小说创作,有时都非常的浅显。因为有些创作的作者,他们很会将文学带进,由他设定的他那个文字游戏里面,让很多读者丧失对小说阅读的信心。生硬粗陋,把一个不完美的东西硬塞给读者。没有让读者与小说人物的主人公产生共鸣。对此,我是不主张这样对读者有不好影响的创作的。就包括通俗小说也是一样,它俗,但它同样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影响。
由于时间关怀,暂搁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