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说:君子和小人不是两类人,而是共同存在于我们每个人的身体里。《终身成长》成长型思维和固定式思维,同样是并存于我们体内,有些事情我们是成长型,有些事情是固定式思维。这本书让我同时想到了稻盛先生说的“谦卑”和德芬老师说的“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
还记得大学刚毕业的那个时候每天都想学习想进步,觉得自己不懂的东西太多太多,最开始跟着领导学cdr,可以自己在办公室琢磨到半夜2点,连睡觉做梦都是自己没有解决的问题,不到一个月自己便可以独立编写排版一份企业内刊。写一个会议纪要要把录音笔反复听N遍,第一次写会议纪要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会议,会议纪要有7页,我也是写到半夜,到后来一天可以写几个会议纪要也轻轻松松。(这让我联想到了《刻意练习》这本书,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后来去扫街、扫楼(常常被别人撵,被保安轰)但是那个时候就像打不死的小强,在哪摔倒在哪爬起来,而这样的坚持确实给我带来很大的成长。那个时候就傻傻的就想学东西,没有什么面子,没有不好意思,没有难堪,我觉得那个时候我就是成长型思维,遇到问题就是想方设法去解决问题。
而反观现在,好像工作也做出一些成绩,如果再让我去干曾经那些事情我真的觉得自己此刻还做不到,顶着曾经的光环,放不下所谓的面子,其实这就是我的固定性思维,也是我内心的不强大所致。很多时候我们太在意别人怎么说,别人怎么看,我们一直都在给予证明自己,证明自己的价值给别人看,证明自己的价值感和存在感。
回观我的父母和很多家庭往往因为一个与自己毫无相干的事情而争吵甚至打闹,而他们仅仅只是想证明自己说的是对的,对方是错的。在《亲密关系》中提到夫妻间本身就存在一种权利争斗,所以我们常常有感觉明知对方说的是对的有道理的,可是自己就是不接受,而别人说同样的话同样的道理自己却可以欣然接受。
其实,除了夫妻关系,亲子关系亦如此,如《正面管教》所说我们常常在孩子面前显示自己的权威,常常证明自己是对的,孩子是错的,而我们要的不是赢了孩子,而是赢得孩子。
其实我们只要保持一颗“谦卑”之心,把头低在尘埃,好好的做自己。
“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我们都在修炼的路上,终身学习,终身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