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经济学教授尤里•格尼茨、约翰•李斯特合著的《隐性动机》一书指出,每个人的行为背后都有其隐性动机,每一个行为都是其现有认知能力下对自己利益最大化的考量。从随处可见的惩罚、奖励,到存在争议的歧视、慈善,都是如此。
隐性动机不仅存在于经济生活领域,在教育生活中也随处可见,如果善于挖掘并加以利用,往往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是一名高中班主任,一段时间一直被几个学生的表现所困扰:他们的成绩中等偏下,每天都在埋头做题,作业也基本能够完成,几乎没有什么娱乐时间,但成绩总是没有太大起色。
他们经常向我哭诉:“老师,为什么我明明已经很努力了,却还是进步不大呢?是不是我真的太笨了?”在他们的本子上写下几句苍白的安慰和鼓励的评语之后,我甚至也一度以为,“天道酬勤”是欺骗天资不足孩子的一剂兴奋剂。
直到一次考试成绩公布后,我与几个孩子当面深谈了几次,并同他们弱势科目的任课老师交流过几次后,才发现了问题的症结。这些学生不是天资不足,也不是没有努力,而是所做的努力一半都是无用功。
他们在做题的时候,永远在做自己能力范围内的题目,稍有难度的题目就几乎不敢尝试;复习也一样,第一遍没有学明白的知识点,第二遍、第三遍依旧跳过不予理会。
任课老师说,他们很少找老师问问题,偶尔问一两次,也是听得一知半解就不再深究了。考试时,理科卷子最后一两道高难度题,一般都是直接放弃;即使写出前几步,也是毫无头绪。
我把这些学生的倾诉和任课教师的反馈结合起来思索良久,终于找到了问题的症结所在。
心理学有一个“舒适区”概念,指的是“一个人所表现的心理状态和习惯性的行为模式,人会在这种状态或模式中感到舒适”。在这个区域,每个人都会觉得放松、稳定、能够掌控、很有安全感。一旦走出这个区域,就会感到别扭、不舒服,或者不习惯。
这几个学生恰恰就是一直不敢迈出自己的舒适区,不敢踏入学习区,因为他们害怕一旦尝试失败,那种挫败感和无助感会让他们更加怀疑自己,更加没有自信心。但是完全放弃努力,又克服不了内心的愧疚感,于是选择了这种虚假、低效的努力来自我安慰、自我麻痹,同时也蒙蔽了老师和家长。
正是他们在“现有认知能力下对自己利益最大化的考量”,既抚平了不学习的愧疚感,又让老师和家长相信他们一直在努力。
这类孩子在特别努力的表象背后,并不是对学习的强烈渴望,而是对学习的畏惧,对困难的恐惧,对万一学不会、考不好的焦虑和不努力的愧疚。因此,在安慰自我,骗过师长的隐性动机之下,选择了低效的“虚假努力”。
弄清楚问题的根源之后,我把他们招集到一起,首先肯定了他们一直以来的努力,并表示毫不怀疑他们的学习能力,然后提出了一些建议。
我告诉他们:“你们在任课老师那里的存在感太弱了,课间、午休其他同学排队去问问题,却很少见到你们的影子,任课老师想给你们提供一些个性化的学习建议都找不到机会。我想下一阶段,你们在保证听讲质量和完成作业的前提下,宁可少刷一个小时的题,也要保证每天向自己薄弱科目的老师最少提两个问题,并确保把问题彻底搞清楚。这些问题,要专门记录在一个小本本上,写清楚自己在哪里卡住了,老师讲解之后,再把整个解题过程完完整整誊写上去。”
他们欣然同意了我的建议。接下来的两周,我准备拭目以待,期待他们勇敢的迈出自己的舒适区,欣喜的跟我说,他们在正确的道路上越来越努力。
有的时候,学生的问题需要多方了解,运用心理学、教育学知识仔细分析,才能搞清楚表象背后的真正原因。找准症结所在,才能有针对性地“配方开药”,以期待药到病除。这是教育的艰难之处,也是它的迷人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