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的某个夜晚,我突然蹦出了这样一个想法:你说我们生而在世,我们的一生会不会像已经被拍摄完成的电影,无论是过程还是结果都已经是定局,只不过看似身为“局外人”的我们并不知道这个事情,而是要做一个什么都不知道的人,来自导自演一曲属于自己的“金马奖”?我不是个宿命论者,但我却觉得这个还是有些许道理可言。
电影,是人们理想化过后的形式主义,用来填补现实中无法得到的空白,它杂糅着兼容量化和浪漫化的性质,一般电影的主角是导演综合了很多人的特点形成的“典型人物”,而现实中,主角就是我们自己,不可能有那么多的特点,因为电影需要短时表达更多情感,而人生不同,时间跨度大,看过的人和事物要比这短短的几个小时来的太多太多了......
我们都不知不觉的属于一个团体,无论它是自然存在或是人为规定。对于没有属性的人总是想将其吸收进来,所以团体就会把自己塑造的很神秘,把外壳包装的像一个战无不胜的勇士,不过很多团体和个人一样,总是有这这样或那样的抱负,但不还是外表坚硬,毫无内核。
《恋曲1990》中有一句歌词:人生难得再次寻觅相知的伴侣,生命终究难舍蓝蓝的白云天。仔细想想,我们有很多想不通,搞不懂的事情最终还是交付给了天空的广阔,作为青年一代的我们,总是习惯了把冷静留给白天,把情绪翻涌留给黑夜。我时常在想,为什么我们生活在社会上,总是少不了面具呢?我认为,素未谋面的人在第一次相见的时候都会带着面具,如果感觉合得来,那这层隔面具会消失,变成增进两人感情的催化剂,慢慢的发展,就会成为无话不谈的知己,但是,人这一生哪会遇到这么多的知己啊……当你遇到一个不让你带着面具说话的人,你就会百般的珍惜她,爱护她,这就是知己,或者会是更高一层的情感。世界是不会给你这样完美的事情的,也正是这种情感差异,让我们保持着“大度读人”,让我们不断的更新和剔除自己的生活圈,始终保持高质量,面具其实是个好东西,它能让你鉴别真伪朋友,和保持自我思想的独立。我们为什么会时而觉着,生活很累,因为我们在不断的去迎合,迎合不属于自己的东西,迎合就是失去自我,如果是你的知己或者事物,你们是不需要刻意的营造一种某种氛围,因为你们会相识的水到渠成。迎合而得的东西,都是一种应付,都是面具的一种。
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人们经历,说白了就是去听取各种思想,甄别和剔除形成自己的思想再留给后人进行这样的循环。世界众说纷纭,有选择,但没有对错。生活永远都是中性的,只有心情才是酸碱不一样的。日子不会很好,也不会很糟,这都取决自己。
最后留下一句话吧:先认己,后爱己,继而懂天下之人,然做本真。
我还是个小孩子,并将长时持续。
2018.11.25 大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