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清晨校园里此起彼伏洋溢着琅琅的读书声,像一首雄壮的交响乐,优美动听,朝气蓬勃。渐渐的,这声音轻了,淡了,一日之计在于晨,早上这宝贵的黄金时间,老师们舍不得让孩子们用来朗读课文了,默写,听写,毕竟写到纸上的能最直观地反应孩子知识的掌握情况。
其实,朗读对孩子的智力发育和语感的形成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记得刚出来工作的时候,一位优秀的老教师告诉我,上公开课熟悉学生,只要点名随机朗读一篇文章,就能知道学生的语文水平。果然,朗读能力强的孩子,思维,语言表达大都很好,语文成绩也自然不会差。
女儿还不会说话的时候就喜欢听我读故事给她听,一本《哪吒传奇》的图画书百听不厌,以至于会说话的时候,翻到哪一页,她能准确无误地说出来,家人和朋友啧啧赞叹,这么小就能认字了啊!其实哪里是会认字,只不过听多了,记住了罢了!那时我隐隐约约觉得听和读是能让孩子记性好的方法。有一次,我在一篇文章中知道:人在诵读时口腔、肌肉、舌头、气流等的运动可以激活大脑多个区域的活动(特别是额叶、颞叶和顶叶),在诵读时还可以使大脑皮质的抑制和兴奋达到平衡,血流量及神经功能的调节会处于良好状态。我激动不已,把那篇文章读给女儿听,她很高兴自己很小的时候就找到了变聪明的金钥匙。于是她一直坚持朗读,记忆力、注意力、创造力等学习能力不断提高,成绩也越来越好。碰到好文章,她总喜欢读给我听。还记得她读《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时候,不仅自己泪眼婆娑,听得我也心有戚戚焉。
还记得有一次毕业考试,阅读题是初中的一篇文章,有一道很难的选择题,所有的选项看上去都模棱两可,只有少数几个同学选对了,而且恰恰是平时爱大声朗读的孩子,问他们是怎么想的,他们说反复读了之后凭感觉选的。这大概就是孩子们戏称考神附体,蒙的全对吧,可是没有语感,运气哪会好呢?
班上一个男孩子极不喜欢读出声,于是我给他布置了天天发朗读课文视频给我检查,后来单元测验,基础知识部分有了很大的进步。尝到了朗读的甜头,朗读的兴趣也越来越浓了。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在春天的早晨,让我们大声朗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