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在树洞中写信的清华的学子,他编织的人生意义能够为广大的人群所读懂,所理解。
那就是资助和自己一样贫困的学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为什么说这种方式更能得到大家的认可呢?
因为这种方式本身能够起到操控预期的作用。
人,大部分都是懒惰,自私,指望别人而不指望自己的,俗称巨婴。
婴儿喜欢什么?当然是喜欢妈妈了。
如果能够让大家觉得你像妈妈一样,关心他,爱护他,给他喂奶,他就喜欢你。
所以大部分人喜欢的强者形象就是妈妈一样,以照顾弱者为自我的人生意义。
其实上面那句话,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出自《孟子·梁惠王上》,下一句是什么?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孟子本来就是教统治者预期操控之术的。
他告诉梁惠王你要给大家一个什么样的预期,你要给大家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要像妈妈一样,这样才能把天下掌控在你的手中。
不能像那个美国作者的《沙丘》里的雷托二世,半人半虫,自己能活4000年,还听不进去别人意见,这样大家就都不喜欢你了。
不做罗辑,做程心。
罗辑不等于表面坏,实际好,程心也不等于表面好,实际坏。
无所谓好坏,无所谓。因为人是会变的。
有一本神剧,士兵突击。
这部剧没有女主没有大场面,用的演员在当时也都还不是影帝,能这么火,而且捧起来好几个名演员,全靠人性刻画之准确,台词之深刻。
许三多他爸就是个非常典型的普通人,他为什么上赶着要让儿子去当兵?
四个字,谋个前程。
许老爹眼里的前程就是份工作。
三呆子从小呆,跟村里种地也会被人欺负,所以就希望他当个兵,回头转业回来,能端上个吃公家饭的碗。
班长史今为啥一开始不要他?
台词也说得明白。
史今说,就他这么呆,如果想在部队里留下,就得玩命。
可人要是有玩命的决心,跟哪儿混混不好呢?
你犯得着走当兵谋差这条性价比不高,回报率颇低的事情么?
许老爹是不明白的。
三多上火车前,他还在拍着儿子肩膀说,要跟好你们连长,将来他会为你挡子弹。
许老爹就非常的普通人,他能够想到的就是跟哪儿占点便宜,能占点占点。
剧情往下发展,三多到了部队上,被发配到红三连五班看守驻训场。
在一个距离团部几百里的鸟不拉屎的地方,包括曾经的模范班长老马都消极了,玩牌的玩牌,颓废的颓废。
但是三多跑过去干嘛?修路。
用他自己的话讲,要做有意义的事情。我大为震惊,为他这种这么能编故事哄自己玩的能力,佩服不已。
李梦不是当作家的料,许三多才是。
站在后来的剧情去看,三多修路体现了:
有些事,一天做不成,一天一天坚持做下去,奇迹会发生。
十年的事情要用十年去做,别人不信他能修成路,他用时间修成了。
他并不封闭,他帮助战友叠被子,甚至买花的种子种在路边,他在用他的方式学习,理解村子外面更大的世界。
他是一个讲故事的高手,讲故事,你首先要让自己信。
当然,之后班里其他几个战友都信了,跟他一起去修路。
你说在草原深处没有人烟的地方修条路真的有意义么?
没有意义,因为站在宇宙深处往回看,人类做过的一切行为在无穷的时间轴上都没有任何意义。
有意义,因为意义本身就是你自己编织的故事,你自己信就有。
这就叫信则有,不信则无。
我们很多时候关注的成功秘诀本质上就是讲故事的能力。
讲故事不一定和口才有关,你觉得许三多这人有口才么?
讲故事的关键在于信,首先你自己信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