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在幼教战线工作了10年的幼教人,我深感幼儿教育对孩子一生的影响有多么深远,也看到了许多令人无奈和欣慰的情态。希望和大家分享。
从幼儿出发
1.重视常规教育和良好生活习惯及学习习惯的培养,好的习惯的养成将使孩子们终身受益。
2.重视幼儿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同步发展,改变原有的教养观念,并不是吃饱喝足不生病就是健康的,心灵的纯净和人格的健全才是重中之重。
3.重视孩子发散思维的培养,不要以成人的观点禁锢孩子的思维,鼓励幼儿多动手操作,多动脑思考,多动嘴提问,培养孩子乐于思考,善于发现,喜于探索的良好品质。
从家长出发
1.改变原有的思维模式,学习从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不要总摆出家长的架势,把你的想法和意愿强加给孩子。
2.多用眼睛观察,解放你的嘴巴和双手,不要什么事情都叨叨,什么情况都包办,那样只会养出怯懦,自私,懒惰,无能的孩子,他你做的就让他自己做,哪怕有些小伤只要不威胁到孩子的生命安全,就放手吧!经历挫折,伤痛,困境,劳累也是他人生的必修课,毕竟人生是他的,我们终究不能永久的陪伴他,将来的路总要自己去走。
3.心灵的关怀无比重要,不要说工作忙,既然生了就得好好养大,不光是在物质上,更多的是内心世界的碰撞。学前阶段转瞬即逝,一旦错过便不再重来,大多家长还偏执的认为供好吃喝,给个富足的物质生活就是对孩子好,其实这些并不是孩子真正想要的,他只需要你陪着他,陪他玩,陪他说话,陪他吃饭,陪他入睡,的确,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不要等他长大了,你再埋怨,孩子为什么不跟你沟通,为什么不回来看你,你的一生都奉献给了他,可他为何这样对待你……后悔是最没用的下下签,珍惜现在吧!你给了他什么,他会同样的回报你。
4.真诚的对的孩子的每一位老师,因为她们对你的孩子的付出并不比你少。不要一点点小事就纠缠不休,反思一下,你就做的都对都好吗?别忘了那是你的孩子,不是老师的。老师把爱全都给了别人的孩子,也就是你们的孩子,不是亲生却胜似亲生。甚至比做父母的更了解孩子,特别在幼儿园阶段,是孩子养成良好品行的关键时期,老师的付出应该得到每一位家长的尊重和理解,最重要的是信任。
从老师出发
1.用爱心,耐心和细心对待每一个孩子,也知道你的真心对待会让孩子的内心无比的温暖,他得到了爱,将来同样会用从你身上学到的去爱他人。孩子不傻,你对他真心的好,他是知道的,也是感受到的。
2.加强常规培养,良好的习惯和优秀的品质才是他将来生存的筹码。严格要求吧,别怕他和他的爸爸妈妈会不高兴,因为将来很多家庭会感谢你。告诉他,打不倒的永远都是人品。
3.多为孩子提供一些自主学习的机会,如今再也不是手把手教的年代了,作为老师,你是学习多年儿童教育知识的人,家长们不懂,你不能不懂,怎么才是真正对孩子好,你是知道的。
4.好好的进修吧,你要不断进步,才能更好的为孩子服务,在业务上坚决不能偷懒,在教学中绝对不能妥协,对自己狠一点,光芒是不断修炼出来的,永远不要和修养划清界限。
从社会出发
多给幼儿老师一些尊重和信任,老师们挣着卖白菜的钱,操着卖白粉的心,真的不容易,还有要时不时地遭到社会恶性舆论的抨击,好的老师还是很多的,大家不要在人云亦云,将许多无稽之谈肆意放大,也知道,之所以老师们拿着买不起贵东西的这点儿钱,还愿意坚守岗位,甘于清贫,都是因为对这份爱的不舍,所以,理解万岁吧!
啰嗦了这么多,可还有好多的话想说,因为这些点远远不能表达我对这10年的感悟,如果您想听,我再好好说给您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