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问人生悲欢事,何人身后不春秋(九)
老奶奶也笑了笑,轻轻拍了下小美的手说:“每家出礼的得配有糖果和饼干之类的杂货(点心),男方还得给主家女方:一对雄鱼就是那个大头鱼,一对打鸣的公鸡,阎了的公鸡不行,彩礼是用钱贴好的大喜字放在茶盘里……”
老奶奶正说着,门被推开了,香妹子拿着礼单来找她,说帮忙看下少了什么没有,还有询问需要哪些礼节,需要注意些什么。也带来了一包干果和糖果之类的说分给姑娘们吃,沾沾喜庆。
老奶奶再三推辞不要,说明天有客要用,别到时候少了不像话,实在推辞不掉,就接过来递给姑娘们吃。小美帮着念礼单,老奶奶一边听一边在心里盘算,还不停地叫香妹子把红包一一打开,看哪样红包少了要男方添加,哪样红包可以少点。最后还讲了明天怎么接送新郎,需要主意哪些礼节之类的,香妹子满意地走了,临走还特地叮嘱老奶奶一家明天早上别做饭,全部在她家吃早饭。
这下三个姑娘算是大开眼界了,没想到一场小小的嫁女儿这么多礼节,这么多事。小美不解地问:“干妈,怎么这么麻烦?我还以为嫁人就是坐新郎的车去他家就行了。”
小美的话引得漫兮和红枫偷笑,老奶奶也笑了,语气深长地说:“娶嫁可是人生中的大事,也是家族中的大事,可不是一两个人的事啊,不能马虎,特别是礼节,在农村缺少礼节会别人看不起的,会被别人说那家没人的。”
“没人是什么意思?”漫兮轻轻问道。
“哦,没人就是。”老奶奶想了一下应该怎么解释才好,接着说,“就是这家没有能人,没有懂礼数的人,没有知书达理的人,大概有就是这个意思吧。在过去啊会被别家的人笑话的,也会被别人看不起的,特别是女儿在婆家。”
这下大家都明白了,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礼节,那就是用来装门面的,谁少了礼数,谁就会没面子,很多时候不在于数额的大小,而在于你有没有到位。
让三个姑娘高兴的是明早不用早起,因为九歌的三哥四哥和七哥没时间回来吃宴席,吃晚饭的时候托人把钱递给老奶奶,由老奶奶替他们吃席,再加上老奶奶和九歌这一席刚好四席,老奶奶加三个姑娘刚好吃四席。
农村嫁女儿的酒席都在是早上的正席,正席前会有茶点,糖果饼干瓜子水果之类的都可以,吃饭一般要到十点左右才会开席,中午十二点前是必须发亲的(女儿出嫁)。娶亲的是中午的正席,一般要到下午两三点才会开席,开席前也是有茶点的,晚上六七点还有一席,一般叫炒房席,也就是给本家叔侄闹洞房的人吃的宴席。
虽说不用早起,姑娘们还是在八点左右都起来了。一方面是兴奋加好奇,想看看热闹,看看农村人是怎么嫁女儿的;另一方面估计是怕别人说城里的姑娘懒吧,要一个老奶奶大清早伺候小辈们。
快八点多了还没吃早餐,正在大家觉得有点饿的时候,老奶奶提来了一大袋东西给到姑娘们说:“都饿了吧,来,先吃点吧,等会儿马上就开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