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大致是6年前春天的事儿了,我们以那么一种单纯而又传统的方式在长春的大街上寻求家教。
那年读大二,周末和我室友一同去长春市最繁荣的重庆路去找份家教做兼职。我是因为感觉每个月七百块钱的生活费有些拮据,他是想挣点钱换一部手机。主观上我俩寻求家教的意愿并不是特别强烈,也是因为学校在郊区,很想去寻求一下长春市最繁荣地带的气息。
上午十一点左右我俩到了重庆路繁华的十字路口,去到那个长春市大学生约定俗成寻求家教的长春百货大楼对面。当天站在路口找家教的学生并不是很多,心里庆幸还好竞争对手并不是很多。站在了百货大楼对面的广场上,却怎么也不好意思拿出那张早已准备好的赫赫地写着“家教求职”的牌子,总是感觉浑身不自在,看着滚滚的人流,总感觉之中有认识的同学,有暗恋的姑娘,让他们看到多丢人啊……
实在是因为在那儿站着太冷,加之看到一姐们大大方方的端端正正的把牌子举在胸前,给我俩坐了很好的示范,渐渐的我俩也微微佝偻着把牌子举了起来。
从室友的眼睛里能看到自己的样子。4月份的长春市仍然寒意逼人,只见他眼睛里有一个穿着黑色羽绒服的小个子身体微微蜷缩,双手把一个长方形的牌子举在胸前,牌子上贴着一张白色A4纸用黑色马克笔写着家教求职4个黑体加粗的大字。那样子就像电视里手拿卖身契的丫头,比丫头强的是,这个小个子是站着的。
现在想起,心头真是酸酸的,当时真是一个傻。
十字路口的绿灯亮起,一股人流朝我们涌来,我,我俩挣扎着站直。是的,好多人向我们走来,更近了,是的,人流向我们看过来,心里难免有些小激动带着小紧张。看到十几个人渐渐走近,是的,我俩再次确认他们面带慈祥的微笑,叔叔阿姨继续朝我俩走来,走来…一直绕到了我俩的身后…恍然间发现,他们冲着我俩走来最终了走向我俩身后的那几条小狗。是的,我俩身后有几个卖狗的商贩。恍然间感觉自己被调戏了一般,像个傻子呆蠢地站在喧哗的十字路口上。对刚才那几位中年男女自然是充满鄙夷,在长春市的最繁荣地带,对尔等来说,狗狗竟然比我们这些211学校的大学生更具有吸引力,什么品位……
无奈归无奈,我俩继续寻求我们的家教,商贩继续贩卖他们的狗狗,还有作为路人的他们继续观赏他们的狗狗,随便,你们有你们的需求的选择,我俩有我们在等待的需求。时间在一点一点的流失,卷着沙粒的风一点都没有留情,肆虐在我们的脸上,天空好像更加阴沉了……我们只能是继续等下去,不能回去,如果回去的话,那今天就以失败告终了。站在广场的台阶上是高人一等的,再看看路人的不屑,自己手中的“家教求职”的牌子,又有种矮人一头的感觉。
呵呵,等吧,一会有人找我们做家教,就没有这种感觉了,心里在不停的这样地安慰着自己。
终于,一个多小时以后,一位身材发福的中年阿姨走过来说想为他儿子找个理科生老师。由于我高中文科生出身,室友是理科生,所以这是室友的机会。憋了一个多小时情绪的我俩终于被“临幸”了。得知我俩是东北师大学生后,阿姨当即表示对室友基本满意,对室友而言有钱赚便好,双方的雇佣关系因此便基本达成。不得不说,东北师大学生在长春市家教兼职市场上还是有较高的认可度的。
事情朝着我们来之前预想的剧情发展,想想哥们也是长春市很拿得出手的高校高材生呢,搞笑呢,找个兼职有啥难,室友的顺利也让我有了自信。留下阿姨的电话、家庭地址后,准备跟阿姨说再见目送她离开,她把目光转向了我……
这个口无遮拦、说话不经过大脑的女人跟我说了那句我至今仍清清楚楚记得的一句话:假如你是理科生,我儿子也不会选你的(虽然今天他没有来)。我纳闷呀,不知道为什么要在说再见的关头她偏要给我一刀。她指着我接着说,因为你长得太丑了,我儿子喜欢长的漂亮的男生。
用现在的话说,我当时是满脸大写的懵逼,心里岂止一万头草泥马在奔腾。家教啥时候也成看脸的职业了?你可以不用我,这是你的自由,但是你不能侮辱我,侮辱我,这就是你的素质问题了。哥顶多算是长得矮的那种,哪儿丑了,你长得才丑呢,你们全家长得都丑,给孩子找个家教又不是找男优,泥煤的。
大约半个小时后又一位阿姨走到我们面前,交流两三句后得知她要为她孙子找位专职的英语老师,因为我们只是做兼职,所以不符合她的要求,但这不妨碍她向我们倒苦水:她儿子和儿媳在外地工作,孙子从小由她带大,由她教导,可是孩子学习始终不好,脾气还不好。可气的是他的儿子儿媳还抱怨老人家没有把孙子教导好。
是的,现在的小孩子不好教育,尤其是生活在比较优越的环境里的孩子们,养尊处优、叛逆,不能体谅父母。有大人教育方式的问题,家长们没有正确的教育方式,他们在慈爱与严厉间矛盾,爱着自己的孩子却又不知道是用慈爱还是严厉的方式去爱他们。如果说小孩子的叛逆是可以理解的,那么已为人父人母的的年轻夫妇的不懂事就有点说不过去了,是的,阿姨是多么的可怜,不但孙子不懂事,已为人父的儿子也不懂事,还不能体谅父母的苦衷,是挺悲哀。
渐渐的我们身上已经褪去了才来时的不自然,感觉自己和旁边的狗贩子卖水果的商贩没有什么区别,是我们在作践自己还是我们已经适应了这样的环境和社会?还是两者皆有之?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不知道是应该因作践而悲哀,或者是不知道应该因适应这个社会而感到悲哀还是欣喜。社会学的学生却不知道怎样去用社会学的理论去思考和分析这个社会,这个让人感觉浮躁,喧哗,世俗,功利,压抑,不平等的社会。
下午三点左右,我们俩就单纯的寻求家教的任务已经有了一些收获,总算不是空手而归。可是,站在长春市最繁荣的十字路口上,我们看到的是一点文化都没有的高楼的空壳,看到的是忙碌的奔波的市人,看到的有人们脸上的匆忙,高傲,不屑,迷失,孤独,沧桑……
临走时,一漂亮女生在发“快乐男生”的报名单,走到我们面前,说:“快乐男生,报名吧?!”我很直接并且客气地回复她:“不好意思,我不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