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29
——《普通教师如何尽快成长为“专家型”教师》讲座之思
昨天下午回看了因为照顾孩子而错过的郝老师的讲座。这一次讲座的主题,恰恰是我寻求已久而不得的问题,而在新网师沉潜两年,心中的答案还不够坚定时,这一次讲座又是一次指月之手,给我画出了成长路径。
一个如我一样的普通教师,成长的路径似乎已经注定:累积教学年限经验——逐级评定职称——利用经验应对越来越复杂的教学教育工作——退休。这其中,可能有机会晋升职务,但终其职业生涯,全然凭借着经验的累积在做事,而理性思考却如浮萍一般,难道仅凭经验累积、道听途说吗?郝老师在讲座之始,对比了中医和西医成为名医的差异,中医可能要耗费一辈子,耄耋之年才可能成为专家,而西医却可能在青壮年之时即可登上卓越。这其中的差异不在难度,而在于后者由理性的思考和学习而构成的清晰路径。那么对于教师来说,仅凭经验而就,难以成为专家,但随着信息和知识时代的狂飙突进,同样也造就了充分的条件从普通教师走向专家型教师。
然而,这条路可能看似“短”,却充满了困难乃至磨难。从郝老师的讲座中,我整理归纳出了以下几条对列来说受益匪浅的启示:
一、啃读根本书籍,构造知识结构合宜的大脑
在分析专家型教师的特征时,郝老师提出的第一条就是“拥有丰富的知识、经验、策略”,其中“知识”指的是知识结构合宜的大脑,在一个专家型教师脑中,知识结构是:学科知识50%,教育学、心理学30%,其他知识20%,一个普通教师可能通过不断的累积教学经验、或刷题应试获得这50%的学科知识,然而剩余50%却往往空白,这就需要阅读和后续学习来弥补。
而要警惕的是,普通教师通常的感性阅读模式,乃至大部分的阅读学习,却并不能改变自己。例如加入樊登读书会,跟着“读”了上百本书,为何除了知晓一些概念之外,却毫无长进?其根源就在于读书的方式有误。一般的感性阅读模式之下,人的思维处在零散、无序的感性模式当中,而阅读的根本在于改变自己的认知结构,唯有啃读根本性书籍时,经由挑战认知上的困难,经受思维的“磨难”之后,才可能达到重塑和更新。这在新网师学习中就有典型的体现。在新网师,通过啃读有难度、有价值的书籍,把书中丰富语境之下逐渐学会的认知概念扎根于潜意识当中,然后这些潜意识就会驱动教师在教育教学情境中自动化实践,而不再凭借着原有旧式的经验驱动,从而达到改造认知概念,在啃读和实践当中构造出专家型教师般知识结构合宜的大脑。
二、尝试专业写作,淬炼心智与自我
如果说阅读是输入,那么写作就是输出,写作的难度往往高于阅读,其原因在于写作是一种心智与思维的展现。阅读中往往有一种自我满足,认为自己已经读懂了,然而写作才是考验读懂与否的试金石,因为看不懂时,自然也就想不清楚,想不清楚,就写不清楚。其次,写作也是一种与文本、世界及自我的对话,写作如郝老师所言,是培养成熟心智、认识和发现自我的过程。
专家型教师的特征中,有一点,他们的元认知水平更高。元认知,也就是认知我们的认知,这种认知当中带有大量的自我批判、评估和反思,而在写作当中,元认知也在时时发挥作用。对于专家型教师而言,如何超越一般的经验成败而上升到高级心智模式?我想最好的方法之一,就是通过写作让感性经验理性化,并像拼图一样纳入到自己的认知结构中。因此我们会发现,专家型教师一般都有专业写作的习惯,无论是苏霍姆林斯基还是李镇西老师,都有坚定写教育日记的习惯。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就提到,一个上了十年课的老师不会成为名师,而一个坚持写十年教学反思的老师却能够成为名师。
三、坚持刻意练习,形成有意义的模块
郝老师揭示出专家型教师真正超越普通教师的一点,是其头脑中具有大量的“有意义模块”,同时,他们能够发现深层结构特征,而不迷惑于表面特征。这种有意义模块,使得象棋高手可以同时对弈百人而不乱,使得高人“看山不是山”,反映在教学中,专家型老师,拿起一只粉笔、就一道题、一段文字,就能成就一堂精彩绝伦的课。其中的秘诀究竟是什么?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提到过一次历史课旁听的例子。这位老师的历史课上得非常成功,使得听课的老师和学生都久久沉浸其中,不觉下课。苏氏问授课老师,这节精彩的课备课花了多久时间?其答:备这节课,花了一辈子。
然而再细细体味,无论是象棋高手、苏霍姆林斯基还是这位历史老师,其成就卓越的秘诀在于,他们都花费了大量的时间进行刻意练习。象棋高手从数百上千的失败棋局中总结对弈经验,苏霍姆林斯基通过撰写教育日记来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观,历史老师在教育生涯的每一堂课中都在琢磨如何让课堂更加具有生命力……有一个“一万小时定律”对于成功的揭示非常“简单”:任何领域拥有卓越成就的人,都达到了一万小时的有针对性训练。而《刻意练习》进一步指出,卓越者们拥有明确目标、长期专注、及时反馈,并从舒适区走向学习区。正是刻意练习,才能使这些有意义模块越积越多,以致达到自动化程度,使得专家型教师、领域人才对知识和技能了然于心、运用自如。
四、加入共同体,遭遇帮助者
没有一个专家型教师,是“独自长大”的。今年和我搭班的语文老师,年仅36岁,却已经评上了高级职称,有一次向她讨教,她回顾自己的职业生涯,总在每个阶段提到了帮助她主动迎接蜕变的恩师和学习组织(培训班、读书会等)。在她的职业发展史中,贵人、共同体、帮助者,是最大的外部力量源泉之一。郝老师自身从一个普通语文老师,成为为新网师执行院长,也验证了这一点。
对于我来说,这个最好的共同体,就在新网师。新网师给我带来前所未有的高难度学习(从思维的挑战来说,几乎和研究生阶段无异)和认知挑战,它不知不觉铺就了一条郝老师所说的“英雄的旅程”:听到召唤——开始上路——遇到磨难——高人相助——克服困难——回归生活——成为英雄。新网师让我得以与尺码相同的人聚集在一起,共同围绕着知识的篝火起舞:阿德勒的超越与自卑,为我揭示了儿童成长的秘密;怀特海的教育节奏论,给予了我英语课堂实施的新视点;博尔诺夫的遭遇观,令我拥有了在职业至暗时刻坚持到底的勇气;佐藤学的投球式的倾听和交响乐式的教学,让我的课堂朝向知识创生,并增添了润泽的温度……我自知这条路充满了困难和磨难,但在这个共同体中,我们经受住困难的考验,在彼此的交流和共享中,突破认知的天花板,思维得以碰撞,也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增添了实践的智慧和勇气。的确,我也怀着帕尔默所说的那种教学分享的恐惧,然而,通过新网师的沉潜,这种恐惧逐渐被一种确凿的把控感而稀释。
借助共同体的力量,咬牙坚持下来,我竟也走进了我的教育桃花源。而这,不也是成为自己的英雄之路?
《非理性的人》中基尔凯戈尔在一个星期天下午,沉湎于连续不断的沉思:“他想到既然每个人到处都在忙于使事情容易一些,或许也需要有人使事情变得难点。现在生活已变得这般容易,致使人们滋生了重新召回困难的想法,而这可能就是自己的事业和命运”。我想,作为一个普通教师,可能一生未必绚烂,也可能终生默默无闻,然而朝向卓越,选择一条充满了磨难、困难,然则成长洗礼般的“英雄之路”,即使少有人走,也值得我矢志前往,日夜兼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