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有一个朋友留言一我交流,探讨了一个有趣的问题。
问题:宋太祖赵匡胤也是一个孝子,为什么他篡权夺了后周皇帝的皇位了呢?为什么他有“孝悌”之情,但还是犯上作乱呢?
我觉得对这个问题,应该结合时代的形势来看。对于谋朝篡位这种事,在赵匡胤那个时代里简直再正常不过了。从唐朝灭亡以后,政权更迭达到了一个丧心病狂的频率。短短五十三年间光中原王朝就换了五个,最长的不过十六年,篡权这种事简直再普遍不过了。
其实,这正好反应了孔子的担忧。在我们后面要探讨的《论语》的《季氏》篇探讨了这个问题--子曰:“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
孔子还是厚道的,”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而赵匡胤那个时代:短短五十三年间光中原王朝就换了五个,最长的不过十六年,“,这些历史的经验与事实,也证明了孔子的睿智。在失去礼的规范后,社会的动荡只会加剧。
从另一个方面剖析这个问题,就是这位朋友尖锐指出,为什么孝顺的人也会犯上作乱?原因其实上面讲了,大的文化氛围变了!时代形势变化,社会纲常与小家分离。礼仪上大的忠信己没有,只有孝悌因亲情而残存了。
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理解,孔子修养为什么从孝悌开始,因为孝悌是最深厚的,在社会纲常失去后,孝悌还可以残存,维系基本的社会秩序。
问题2: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犯上作乱者,鲜矣”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都是属于封建制度下的伦理秩序。一旦诞生这种思想的土壤(封建制)不见了,这种思想也就“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讨论1:修齐治平,其实是一条修养与成就自己的实践路径,是安身的学问,我觉得不能简单理解成封建制度下的伦常秩序。
讨论2:封建制度也是一个政治经济学的学术名词,我觉得理解成在以农业经济为主导的稳定的宗族社会结构,可能更形象而贴切。这个宗族的社会结构如果进行深入探讨,我们会发觉有很多非常好的东西,但现代文明的发展,地球已经变得很小了,这个文化的土壤确实在失去。因此,“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说法是有其道理的。
讨论3:孝悌与犯上作乱的关系,是心性修养上的内在心理关系,不是一种社会伦常关系。孝悌使人心性纯厚,在社会上处理事情,自然比较忠信,不会”作乱“。但人都是复杂的,可能孝没修养好,修身的功夫不够;可能孝是表面的,是作伪装;可能观念里面把孝悌与忠信割裂开来,形成自己独特的思想。所以,我们不能说孝悌就 一定忠信,只是说真的孝悌的功夫做到家了,就 自然还忠信。
讨论4:周朝是文化的大观,天下也是夺来的。但周朝在绝对优势下,仍然长期以臣礼事商,其德也是深厚的。后面的变化有天下大势的必然。顺势也是孔子非常尊重的思想。孔子非常强调中道的智慧,把一个道理看死了,也不妥当。
讨论5:对孔子思想的理解,如果从”封建”思想的角度去理解,会产生误解。孔子春秋时代,还没有象后代儒家那样,立什么纲常。孔子是平民化的,是平等的思想。他探讨的是修养之道。探讨的是在人类群居时,如何建立一套以道德为基础的礼的规范系统,来平衡群居的矛盾,保持相处关系的和谐,这是孔子的目标。我们所指的“所谓”儒家的纲常思想,与孔子没关系。
还有一个朋友,在解决这个问题时,提到王阳明的心学的想法,我觉得也是挺有趣的,明天再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