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心理学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中的显学,关于“幸福是一种能力”这样的认知,在今天看来已经是一个不足为奇的常识了。
湖南文艺出版社2021年1月出版的这本周小宽新书《我值得拥有美好》,纵观其内容不过也就是在重复这样一份认知。
确实是一种重复,因为在现今的书市中,这类心理学普及类的书籍,不说是浩如烟海吧,最起码也是多如牛毛。很多人读这类书多了之后,都感觉“同质化”,感觉没有必要重复阅读。
到底有没有必要有没有必要读《我值得拥有美好》这样一本新书呢?我以为,有!为什么?我觉得有以下两个理由:
第一个理由是“百姓又日用而不知”。
《传习录·陆澄录》中这句“一阴一阳谓之道,但仁者见之便谓之仁,智者见之便谓之智,百姓又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是阳明先生引自《周易·系辞上》来解释“大道归一”思想的。
我们很多人,包括我自己每每读了一点书,知道了一点理论,就以为自己已经精通了这方面的知识,于是对该类书籍、知识总是抱着“这些东西我都明白了,不用再多学了”的态度。
其实,虽然大道归一,但“仁智见仁智者见智”,仁人、智者都要通过自己的视角和认知去理解大道、作出解释,何况我等凡夫俗子。现在有仁人、智者通过自己的体悟、通过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将“如何拥有美好幸福”的大道告诉给我们,一遍一遍地从各种不同的角度来言说,这是何等的幸事?
更何况,我们这些凡夫俗子尽管知道一些为人处世的道理,知道一些如何处理自己情绪、处理人我关系的方法,在平时的运用中要么全然抛诸脑后,要么自己在体用中而不自知。我们总是不愿面对自己的脆弱、不愿面对自己的失败,总想比别人过得更好,总是耽于自己一定会成功的“白日梦”中,我们害怕被人伤害我们,我们又无法全然接受别人对我们好,这些都需要我们经常去阅读一些心理学方面的知识,来进行自我调整。
《我值得拥有美好》一书,我觉得只要我们在翻阅中找到一条对自己有助益的内容,就值得时时去阅读,让我们从“日用而不知”的状态慢慢进入到“对自我保持觉察”“学会去接受自己”(P165),从而进一步去“拥有美好”“拥抱幸福”——这就是我以为读本书的第一条理由。
第二个理由是“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这个理由出自《传习录·徐爱录》。阳明先生面对徐爱“如今人尽有知得父当孝、兄当弟者,却不能孝不能弟,便是知与行分明是两件”的质疑,指出“此已被私欲隔断,不是知行的本体了”,然后明确表示“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用在这里也是一样如此,“幸福是一种能力”不仅仅是理念上的认知,更需要行动上的实践。很多人遇到个人负面情绪的问题、遇到同事朋友之间关系的问题、遇到亲密关系之间的问题等等,都知道寻求心理学理论去解惑,去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但很多时候其作用却并不大。
为什么会这样?我个人感觉,这是因为很多都把心理问题当做是精神层面的事情,把心理学理论仅仅当做是一种知识,完全没有把心理学作为一种实践、一种贯穿日常的行动,结果导致学心理学,越学越出问题。
正如《我值得拥有美好》在开篇《自序》的标题就开宗明义地标识:“爱自己,不是说说而已”。不是去说,而是直接遵从自己的内心去行动,把“爱自己”用行动去执行,幸福自然就在这行动中丰盈起来。
然而,这种行动会很难,我们时常会忘记自己“为什么行动”“怎样去行动”“行动到什么程度”,于是,我们需要经常性地读一读那些能够帮助我们不忘记如何更好“爱自己”的书籍。我以为,这是我们阅读所有心理学普及类书籍的意义,每一本书的内容都似乎相当同质化,但我们需要比照的不是书籍与书籍,而是书籍与我们的心和行,用那些书籍“去对抗那些根植在我们内心深处的声音”,“挡住来自别人的投射,将别人的控制拆解,并且顶回去”,“更少地却控制他人”(P289),“呈现出真实的自己”(P290),获得属于自己的真正幸福。
正是基于以上三点理由,我不仅要读好这本《我值得拥有美好》,还要定期把这类“美好”的书籍都拿来读一读,正所谓“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