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科研兴教,科研是教师摆脱职业倦怠走向幸福的最好途径。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一些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的这条幸福的道路工来”。可是一线教师的科研真的不容易。
一来是研究时间的问题。就以本周一为例,看看我们的时间都到哪儿去了。
7:00在家出发,7:20到校参加学校的升旗仪式。每隔一天早读课六点半出发,7点前到校。
8:00~8:45,第一节课,备课。
8:55~10:55,两个班的两节语文课。
下午第一节2:15~3:00听课
第二节3:10~3:45每周固定必须到阅览室的读书时间。
第三节 4:05~4:50可以自己支配的时间。
二来研究的方法,我们真很需要一个名师或者明师指路。不是不努力,实在不知力该向哪里使。
刚好在简书看到王魁智老师的一篇文章,《教学研究,青年教师成长的康庄大道》在改变我对教研的认知。
内容摘要如下:
一、教学研究把教师从苦海中解救出来。
一位老师教书虽然不到十年,可是他注重教学研究,自己订阅了不少教学类的报刊,教学研究论文发表了不少。他知识渊博,教学方法灵活,深得学生喜爱,教学效果也非常好。而且这个老师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生活很有情趣。
这反映出一个问题,就是教学研究会帮助我们提高教学水平,让我们举重若轻。我们不少老师都有一个错误认识,以为搞教学研究会增加自己的负担,本来教学任务就繁重,自己在搞教学研究精力会不够。其实教学研究会大大促进我们的教学。王老师有一年去陕西渭南师范学院附中给学生做有关高考作文的报告。在报告前,要了一百个学生的作文本,粗粗翻了一下。发现他们学校的学生在写作文时喜欢用历史材料做素材。在讲座时,指出他们应该改变素材运用策略,可以引用时事故事,可以用生活中发生的事,可以用课外阅读材料。那个学校语文老师说,“我们教了十年、甚至几十年语文,怎么没发现这个学校学生在作文选材上的这个问题?”那是因为他们没有研究,王老师做了一个小时的研究,使那次报告很有针对性,师生们反应非常好!大家看,搞点教研效果是不是很神奇呢!
搞教学研究有一种方法,叫做教育叙述。我认识两个语文老师在这样做,他们都善于把教育教学过程,十几年下来,都写了几十万字的内容。可是结果呢?一个成了全国有名的语文名师,而另一位却从教高中教到了小学,一直都不受欢迎!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第一个教师不光记叙,而且在反思总结,注意理论学习,重视回应各方面的诉求。第二个教师只是记叙,满是情绪性的东西,比较封闭,自以为是!
二、教师要以开放的心态,重视具有生命意义的交流。
好多老师不大注意交流学习,是不对的。许多很有教学成绩的一线教师,一些教育教学专家对我们教学提高是很有帮助的。
许多语文教学上的名师,他们很大的一个特点就是善于向行家,向专家学习。如果有外地来讲学的专家,他就去和人家交流学习,所以在教学上提高非常快。可是有些语文老师不善于探索学习,学校有名师,他视而不见,从不去认真请教。10多年前,著名作文专家杨初春来陕西师大讲学,外县几个语文老师从数百里外赶来听讲,近处的几个语文老师却不去听。
王老师说他对读写教育的坚守与热爱,缘于他与陕西几位语文教育专家长期的面对面的互动。比如方家驹、高志华、冯耀宗、王鹤正、刘彦春等。不光看他们的著作,而且经常和他们探讨交流,被他们那种执着的精神深深的打动,他们的思考成果使王老师获益匪浅,给他继续思考和探索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我一直执着于读写教育的研究,也希望和中学语文教师交流我的思考,为此我常邀请一些一线语文老师来交流。可是让我感到遗憾的是,我们不少年轻的语文教师并不重视这种交流学习。我身边有几个年轻的语文教师,我多次邀请他们参加报社组织的交流活动,他们都以各种理由搪塞!”
三、教师成长必须处理好几个问题。
(一)要处理好和学校教学安排和自己自主性之间的关系。学校的教育管理,教学安排对一个教师成长有有利和不利两方面,学校安排教育交流活动,对教师的专业成长很有利,教师要积极参与;另一方面,学校的一些教学工作安排常常并不科学,白白浪费教师精力。所以语文教师要意识到这一点,要学会化解这些不利因素,不要让这些东西消耗我们的生命。就是,教师成长要有一定的抗逆性,要对一些不合理的东西说不,切不可逆来顺受,没有主见!
(二)要处理好教学日常的教学事务和自己长远成长之间的关系。教师要发展自己的专业,要有一个长远的计划,这计划不但包括目标,而且还要包括如何整合资源,如何解决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等。教育成长需要我们不断的反思积累。所以要成长就要积累经验,不断在自己的经历中寻找有用的东西。教师的教学环境会受学校的教学安排,管理者的变动,工作场所的变动等等因素的影响。对此,立志要提高自己的教师一定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和应对策略。
(三)教师成长一定要克服自己的内在困难。不少教师在成长中“夭折”,其中原因,一是健康原因,不少老师教学任务重,还要做探索,再加之家庭负担,最后吃不消,于是放弃了自己制定的成长计划。二是人际关系差,清高孤傲,恃才放旷,和领导同事处不好关系,在自己的成长中这些“心眼不和”的人自然不帮你。所以,教师要成长,还要提高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三由于爱情、家庭问题处理不好,影响到教育教学工作,自我成长就更谈不上。所以教师在生活中也要有智慧,要努力为自己创造一个成长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