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越来越多的朋友开始去远方旅行,银川大漠,西藏雪山,云南大理,斯里兰卡…或跟同事,或家人朋友。而我一个人的旅行开始于今年。
之前虽有一个人暴走京都的经历,但因住在朋友家,算不上真正的一个人。直至今年,一个人去看风景顺其自然地开始了。
我是个性格极其独立的人,目前还未发现自己做不了需要特地麻烦别人的事,一旦产生依赖,也是我不容许的。
但第一次一个人去厦门,我的心情很差,甚至有些抑郁。平素对自己要求很高,每日有条不紊工作,读书,写作,练琴,见朋友,时间上一刻多余都没有。我习惯了这种近乎苛刻的自我约束,在旅行中便需要极大的调整,不设目的地,随性地走,肆意地跟陌生人交谈,吃自己从来不喜的肉类。经常走错路,而且重复3遍以上,自己也没有任何抱怨,毕竟是自己犯的错,自己来原谅吧。看过的风景,见过的人,错过的公车都变得不再重要,而自己的心境及变化变得尤其重要。
我一个人走路的时候经常可以和自己对话:你可以一个人度过这一生吗?毕竟遇到一个自己喜欢或者喜欢你的那个人如此艰难;你可以离开上海去任意的城市生活吗?去认识新的人,开始新的工作。你可以一个人承受失去,忍受孤独,抑制悲伤然后选择积极面对接下来几十年的人生吗?
我总是思考着这些,自问自答,似乎答案都在我的独处中得到了肯定。我在旅行中可以把自己内心变强大。毕竟这世上我们终究没有可依赖的人,我竟也是这样悲观的人。
一开始我会告诉自己亲密的朋友出行的计划,但父母不会,后来索性自己看着家中的中国地图决定,假期长短都自行安排,害怕被干涉。因为时间的一去不复返,所有的经历都变成一期一会,我要懂得珍惜。
喜欢青岛这样生活气息浓郁的城市,尽管有时有些吵闹,却觉得生活当如此,所有的都看成美的,好的,积极的情绪越来越多。一个人消磨到凉风习习,星光满天。去超市买最爱的蓝莓酸奶,心中活脱脱一句话:活着,真好。
去的时候,随遇而安;离开时,安之若素。对吃和住都不挑剔,对人际关系不刻意维系,我应该是个适合漂泊的人。
我总是问陌生的不陌生的人一个问题:你觉得你缺什么?有些人答:缺钱。那你便去赚。有些人答:缺安全感。安全感这个东西只有自己来建立。我心中也有个答案,但至今我还未找到与我答案一致的人。
愿每个人的旅行都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