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德经.第六十三章》
解释:天下的难事都是从容易的时候发展起来的,天下的大事都是从细小的地方一步步形成的。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经.第二十五章》
解释:人必须遵循地的规律特性,地的原则是服从于天,天以道作为运行的依据,而道就是自然而然,不加造作。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德经.第五十六章》
解释:聪明的智者不多说话,而到处说长论短的人就不是聪明的智者。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德经.第四十二章》
解释:道是独一无二的,道本身包含阴阳二气,阴阳二气相交而形成一种适匀的状态,万物在这种状态中产生。
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
——《德经.第七十二章》
解释:有道的圣人不但有自知之明,而且也不自我表现;有自爱之心也不自显高贵。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德经.第四十三章》
解释:天下最柔弱的东西,可以驱使天下最坚硬的东西。
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德经.第五十八章》
解释:方正而不生硬,有棱角而不伤害人,直率而不放肆,光亮而不刺眼。
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
——《德经.第三十八章》
解释:大丈夫立身敦厚,不居于浅薄;存心朴实,不居于虚华。
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
——《道经.第十九章》
解释:保持纯洁朴实的本性,减少私欲杂念,抛弃圣智礼法的浮文,才能免于忧患。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
——《道经.第九章》
解释:执持盈满,不如适时停止;显露锋芒,锐势难以保持长久。
致虚极;守静篤。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道经.第十六章》
解释:尽力使心灵的虚寂达到极点,使生活清静坚守不变。万物都一齐蓬勃生长,我从而考察其往复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