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常联系的D突然发信息说他做错事了,不知道怎么办,很想逃避,想自杀……我脑子迅速转动,善良如他,必不会做出什么伤天害理之事,那有什么事情让他说出这么吓人的话呢?想来想去,觉得可能是赌博欠债了。一问,果然是,受人蛊惑跟朋友赌博,输了一大笔钱,且数额对他来说是天文数字,现阶段他根本没有能力独立偿还。
我气不打一处来,但是他字里行间透漏着恐惧又让我觉得心疼。事情已经发生了,不忍心再在精神上打压他,我认为现在最重要的是了解清楚来龙去脉,把事情迅速解决好。毕竟,他现在正处于恐惧当中。
我认为,恐惧,是一种相对“残忍”的惩罚。
喜、怒、哀、惧,是人类情绪的四大基础类型。除了“喜”,其实人们经常处于“惧”的状态中。为什么这样说呢?比如“怒”,一个人火冒三丈,往往是掌控不得,因而实则处于不得知、不得控的慌乱中;比如“哀”,一个人很难过,往往是求而不得,因而实则处于害怕失去或者害怕得不到的状态中……如此一来,其实“惧”是无处不在的,只是往往被忽略了而已。
当一个人明确知道自己在恐惧当中,心里其实已经受到了极大的煎熬。有个最著名的例子:二战时期,纳粹拿囚犯做人体实验,把一个囚犯的手脚绑上,眼睛蒙上,然后拿刀在囚犯的手指上划一个远不足以致命的小伤口,并告诉他要用放血的方式致其死亡,囚犯随后听到自己滴血的声音,不到十分钟便死亡了,死因是因为情绪极度紧张导致心跳超速、呼吸困难,最终窒息而死。实际上,囚犯听到的滴血声只不过是纳粹制作的用以模拟滴血声音的滴水装置。
所以说,恐惧,是一种相对“残忍”的惩罚。被恐惧包围,不管身心都是受到摧残的,长期如此必然会使一个人身体或者精神出现问题。
其实,缺乏安全感、不自信、易怒等情绪表现都可以说属于“惧”的范围。一旦意识到自己处于恐惧当中,若不处理好,则会衍生很多负面情绪。而当明确自己“惧”所指向的具体事物时,要正视并且勇敢地去化解才能求得内心的安宁。
D已经受到惩罚,他的恐惧说明很多问题:他需要我们,他内心不够强大,他善良,他内疚……总而言之,我像心疼我自己襁褓之中的孩子一样心疼他,我绝对不忍心在这个时候骂他或者让他更加内疚。我只能让他觉得,亲人会不计代价帮他,只能引导他以后正确处理类似问题。
D,愿你在我们的帮助下,重获内心的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