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朋友,问到基础问题,请你不要为此而叹息,人往往是最基本的问题有所困惑,导致一个接一个的困扰。你觉得你理性吗?在一般印象中,理性是和感性相对的,最不理性的时候是将所有的钱交给你某位信任的人?或曾经以为相爱的人一定会天长地久?
爱比克泰德说:“理性是各种表象的系统。所以它自然能够认知自身了。”话比较晦涩,我进行对应的分析。你懂得的,往往是简单的概念需要我们厘清一生,所以请你耐心。
在斯多葛哲学家看来,人的灵魂是由心灵和理性支配的,他们持续研究理性灵魂的自然结构和本性,认为人的灵魂可以分为八个部分,眼、耳、鼻、舌、身五感官,加上控制语言的部分,控制生殖力的部分,最后就是心灵。这种区分可以追溯到芝诺,其中最高的能支配、控制和规整所有其余部分,那个最高的部分,就是“心灵”或者“理性”。
哲学家扬布里科在其《论灵魂》中说:“芝诺的门人教导说灵魂有八个部分,而在灵魂中有这样的一些能力,例如在心灵之中有表象、同意、驱动力和理性。他还把这八个部分分为两组,一组是有形的普纽玛,指五官的功能;另一组是有质的能力。他打比方说,就像苹果在它的统一形体中有甜味和芳香一样,心灵在它的同一躯体内,还有表象力、同意的能力、驱动力、理性的能力。”
这对我们思考理性,有一定的帮助。感受和判断是两回事,认可和决定行动也是两回事。至于表象,我们要理解,它是行为者从事物得到的信息,但是同时,也和行为者的意欲相关。
爱比克泰德指出,在人的一切权能中,唯有理性的能力才能够对它自身有对其他一切进行思考、认识、审查和评判。这是灵魂中的其他能力都做不到的。例如,假如你企图和最亲近的朋友倾诉,要找个咖啡馆,要发一封邮件,语言能力就不能回答了。唯有你的理性才能够作出这个回答。
我们前面说过,斯多葛哲学始终坚持一元论,他们把理性安置在足以控制行为心理一切过程的最高地位,不给灵魂中留下任何反对理性的能力发挥作用的余地。我们知道,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却区分感情和理性,认为感性能够理性分庭抗礼。
斯多葛哲学家在研究理性的时候,是从最开始的地方思考的,那就是人性,人性和动物性的区别在哪里,他们认定就是理性。
同动物不同,动物只有欲望、表象,以及由此带来的驱动力,而人则有理性,以及由于理性带来的统一。
比如,亚里士多德发现了动物实践三段论是:欲望+表象→驱动力;动物只要拥有欲望,看到表象,就会产生相应的驱动,产生相应行为。这为研究动物行为心理学奠定了基础。但是,对于人就有差距了。斯多葛哲学家进行了进一步的思考。
与其不同,人的行为心理过程是:意欲+表象+同意→驱动力。表明了人的心理内涵的丰富和深度,远非一般动物能够比拟。
人的意欲,包括了从本能的欲望,直至高尚的道德水平对善恶的好恶。
人的表象,从感觉可以达到用命题表示的是非善恶判断的知识;
人的同意,则是理性能够起到关键作用的明确显示,这些都是动物根本不可能有的。
所以,人的驱动力和由此产生的行为,才能和动物有着原则的区别,它是经过理性审查表示同意和拒绝之后的驱动力和行为。
由于表象中已经包含了意欲这一初始因素,所以人的行为心理模式,或者实践三段论公式,简略的可以表示为:
表象+同意→驱动力。
你看到了吗?
实际就是心学三要素(表象、同意和驱动力)和对三者关系研究。
斯多葛哲学家是不是非常牛?他们认为驱动力是心灵的一种张力或者能力。这种张力就来自自然的理性、逻各斯、神。人的心灵因为有神的最高的理性,其灵魂便具有这种最高级的能力,就能够支配自己的各种行为。
人因为有了理性,就能够引发一系列的深刻改变。世界因为人的理性,就有了无穷无尽的发展和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