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早上写作群里在谈孩子的教育问题,其实我对我们的教育体制一直是有些疑惑的,从大学本科出来,我们至少经过了十六年的教育,但我们依旧不知道我们的兴趣在哪里,我们应该找什么样的工作,我们学的知识到底对以后有什么用(我上初中的一个晚辈就曾经这样问),我们学习与教育的目的到底是什么?也就是说,我们十几年的教育,对学生来说,都是一种被动的,他们没有在其中找到一种根本的乐趣与明确的动机。
过年聚会时,我一个长辈问一个刚工作的晚辈:学校学的知识对工作有没有用?回:没用,只要会汉字就行。
也就是说我们从小到大的学习生活,都是在一种混沌中过来的。很多时候我们家长都没搞明白。就象我学生时代的学习,有好有坏,但一直都是盲目的,我只知道这是一种生活、这是一种生存、这是一种环境、这是一种所有人的要求,所有人也是这样过来的,虽然大家或都是混沌的。
我们所能明了的一个目的,就是上大学,能顺利找一份好工作;所以我们填志愿看的是什么?就是看专业是否热门,一切以物质、以生存为目标。即使到现在,依然如此。其实这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是最低的;那种高层次的,作为“人”才具备的,与精神与心灵的相关的成长,我们远未想到,而那才是促进人成长的真正动力。
经过生活的起起伏伏,我现在知道生命短暂,知识的好处,精神成长的意义,就象最后一课,“以后或许再不能讲法语了"。我现在对一切充满好奇,什么都想学,但是如何让孩子在他(她)们这个年纪也能了然这种道理,并自觉化为一种主观内心的动能,也确实是个现实的难题!
很多事情没有切身体验和感悟,是很难真正懂得与成长的;正是因了自己的经历,我们看到孩子们不用功,才会特别生气;但每个人的路,真的要由自己走出来。我们要做的、我们能做的,就是要营造一种环境、营造一种积极进取的氛围。就象王尔德说:教育好归好,但是要常常记住,任何值得知道的事,都不可能被教会。(用中国民间谚语“学的曲唱不得”)
二
有时候我也会想,学校育人或是一种即时的教育,以灌输知识为主;而家庭的文化氛围,或才是一种对孩子起长远的、根本性的、从灵魂深处起改变的地方。
有时我也设想,我们芸芸普通众生的孩子,他(她)们生活在一种什么样的环境中;他(她)们赖以成长的土壤是贫瘠的还是肥沃的?
我们常常固囿在自己所见所闻的小天地里,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有多精彩!最近在网上参加了几期写作班(移动互联时代,真的是学习、提升自己的最好时期),同学年龄从60后到90后,他(她)们每天读书、健身、学英语、写作、画画......,有很严格的时间管理;坚持公开承诺、打卡生活、每天日更;很多同学每年看书都在100本以上,读书随笔七、八十篇;他(她)们学习、接受新知识很快,而且每接触一样新东西,都会找这方面的旗杆人物,看人家怎么做的,并用来关照自己;......关键是大家那种主动性、自愿自觉性,那种内心想提升自我、超越自我的强烈愿望与意志。你在这种环境里,不学习、不进步都很难。
有时看看现今的娱乐节目,在要求上,真的与以前有天壤之别,比如《欢乐喜剧人》,每个星期都要来个新作品PK;《梦想的声音》,导师与素人比艺,准备时间,只有二、三个小时......。在这些平台与环境中,你进步不快都难。
三
很多时候,由于我们自己的一生都没有明确的目的,所以我们的生命基本在低层次上徘徊;就象一篇没有主题或者主题不明显的文章。
但是我们自己的所作所为、思想状态,特别是当下,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们今后的人生选择,甚至是一辈子;尤其在他(她)们上大学后,开始彰显。是继续努力进取,还是进入盲目、茫然,从此停止前进的步伐?这就是一个格局、视野、志向的问题,有受环境长期浸润的影响。
我一个同学南师大毕业,老家农村;最近遇见,就颇有些感慨:二十多年过去,他的很多大学同学都做了局级、处级干部,或者是大学教授。“他(她)们基本都是从大地方来啊,人家在学校就知道用功。哪象我们,到了大学,学习就结束了!”
有时候,为什么一个出身贫寒的精英分子会被大肆渲染,就是因为精英分子如果出身在精英阶层,那是理所当然的事。
英文为什么重要,因为它的文化层次重要!
四
有时候,我也在想,我们的教育或应主要注重于引导,但怎么引导?
田志刚的一篇文章,讲到如何超越自己的原生家庭:原生家庭对你的影响程度高低,来自于你个体独立的力量和家庭影响的力量对比——你个体独立的力量越大,那他们的影响越小;你个体独立的力量越小,那家庭的影响越大。
我是在想,如果我们家庭、如果我们家长,都积极努力进取,对孩子是不是一个正确的引导与积极能量的环境建设;在这样的环境熏陶下,孩子个体的独立力量是不是也会越来越大?即使不能超越原生家庭,那又有什么关系!
2017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