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乡纵有当头月,不抵家乡一盏灯》
又是一年中秋节,每逢佳节倍思亲。
今年的中秋,是我远嫁他乡的第十七个中秋节。十七年的时间,足以让人融入他乡,但我,却仍难割舍家乡那个小院的那盏灯。
小院的灯,虽然每个夜晚都会亮起,但最让人难忘的,是中秋节父亲亲手制作的那盏灯。
每到中秋节,父亲都会亲手扎一盏“跑马灯”,虽然叫跑马灯,但是灯里面并没有马。有的只是父亲在灯罩绢布上,手绘的月下桂花和玉兔。
父亲扎灯的时候,我们兄弟姐妹们都会一起帮忙(胡闹)。有的帮父亲削竹子,常常是,不是削细了就是削断了;有的帮父亲裁灯罩,往往是,不是小了就是歪了;有的帮父亲画图画,大多是,不是把月亮画瘪,就是把兔子画成狗。父亲总是微笑着,任由我们胡闹。他自有条不紊地忙着他手里的活计。
等到我们满脸满手涂满墨汁,父亲的灯笼也制作好了。每年的灯笼穗子,都是等母亲剪齐了,亲自绑上。父亲则把灯笼高高的挂在,绑在院中石榴树上的粗杆子上。风吹过,金色的穗子便拥风而舞。时而,根根散开向上飞舞,时而,又娇羞地合在一起。
傍晚时分,红红的灯笼亮了,映红了我们兴奋的小脸,映红了院中的石榴,映红了整个小院。
院中,我们一家人,围坐在餐桌前,吃着满桌子的美味佳肴,品尝着五仁月饼,喝着果味汽水,一起赏月。经常是,我们边吃边听父亲讲嫦娥的故事。
我记忆中的中秋节,充满了欢声笑语;我记忆中的中秋节,就是一家人团团圆圆,健健康康;我记忆中的中秋节,一直有父亲,和父亲制作的那盏跑马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