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带着小女儿走亲访友,兴许是“二胎政策”的开放,今年的小婴儿特别多。大街小巷,左邻右舍,人手“一款”。于是,免不了新妈妈们聚在一块交流育儿心得,同时,也免不了一堆婆婆们对自家孩子的各种比较。
刚带着女儿踏进一位亲戚的家里,女主人就把小女儿抱过去,跟另一户同样在他们家做客的人家指指点点,大意是说,“你看这孩子6个月,比你们家大不了多少,眼神里有光,聪明机灵的很,这才正常,你们家这个,眼神总是呆呆的,怎么叫也不应,我提醒你啊,得去看看医生,免得有个什么问题还耽误了。”
我一阵尴尬,然而当我细细观察那个被比较的孩子,做妈妈的直觉告诉我,他其实很正常,不过是一个比较安静,一副与世无争的乖巧样。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应该打出生就活泼乱蹦,或者说,发育得那么快,能在几个月的时候跟人互动。
我很想过去告诉那个不知所措的妈妈,不用太紧张。然而,面对一团亲戚的坚定的“善意提醒”,只觉得特别无力,每一个妈妈都在学习做一个好妈妈,生怕有任何闪失,一面坚信着自己的骨肉根本就很正常,一面却又害怕别人的猜测成真。
待那户人家告别之后,亲戚偷偷告诉我,“我觉得那孩子脑子可能有点问题,我还是想让她带着孩子去检查一下,如果有及早治疗,没有的话也没什么损失呀。”
我告诉她,我的女儿在近五十天的时候才会被逗笑,五十天之前,被别人说什么的都有,有人怀疑她性格有问题,有人怀疑她身体发育有问题……然后她就在突然之间就笑成了一个小疯子。什么都能比,就人不能比,尤其是孩子。
无独有偶,又一次回老家探亲,也是有一家孩子,喜欢自己坐在一边玩,八个月,也不怎么理人,孩子的妈妈笑称,宝宝很好带很乖,不是很粘人。于是,又听到有人说,你看,他们家孩子都八个月了,就一个人闷在那里玩,莫不是心理有问题,我听说自闭症的症状也是这样……
说这些的话的人,可从来不关心孩子的妈妈什么心情,也不管这些猜测会带来怎样的影响,初发心很简单,阴谋论一点儿说,自家的孩子哪哪都好,别人家的孩子哪哪都有毛病。也许并不乏一些的确是发现有异常,对孩子关心心切的人,然而,请相信我,孩子有很严重的问题,妈妈或者孩子的长辈们,一定第一个就会发现,真的不需要与孩子没有过多接触的“三姑六婆”“左邻右舍”胡乱猜测,善意提醒。
那做为新妈妈们,要如何面对这种突如其来的“善意提醒”呢?
1.相信自己的直觉,对自己和自己的孩子有信心
我怀孕时,就一直抱着顺产和亲自哺乳的决心,宽心的安胎。生产前一周,宝宝却突然脐带绕颈2周,我咨询我的主治医生时,她拿着一份授权书告知我,这样顺产可能会有哪些危险。我的确有那么一刻对自己产生了一丝怀疑,也觉得不知所措,然而做妈妈本能的直觉告诉我,我可以。于是坚定的告诉医生,试着顺产。(新妈妈们被告知可能无法顺利顺产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先试产,有任何突发状况还是要配合医生。)
后来,试产的结果很顺利。其实,脐带绕颈两周在医学上已经不是阻碍自然顺产的棘手因素。但因为它仍然带有一点风险,医生会把决定权交给产妇。这个时候,就是考验你对自己的信心,对宝宝的信心的时候了。
如果真的必须要采取手术的形式,医生的告知语气一定也很坚定。没有人比新妈妈更懂自己的孩子。
2.时常阅读相关育儿书籍,掌握育儿的常识性问题
如何增强这种信心,平时可以大量的查阅资料,一些科学的育儿书籍,这并非是让妈妈们严格按照书籍来养育宝宝,只是,至少需要知道一些育儿的常识性问题,能省去很多不必要的争论和麻烦。
我有一位朋友,毕业两年就做了妈妈,她告诉我,儿子都一百天了还不会抬头,五个月了还不会翻身,非常焦虑,不知道是不是发育有问题。细细攀谈才知道,孩子的爷爷奶奶对这个小孙子格外宠爱,整天抱在身上,从不放在平地上让宝宝活动。有人来告诉奶奶,适当放在床上或地上让孩子锻炼锻炼,老人说,这些技能到了时间自然就会了,现在孩子太小,会累。
而孩子的妈妈竟由着奶奶这么抱着去了,也徒增了烦恼和焦虑。
那股害怕做不好一个好妈妈的焦虑感,几乎每一个妈妈都会经历,眼看着要到了一个峰值,一不留神就会摧毁时刻绷紧的神经。当时,我觉得不能肆意的让这种焦虑再继续蔓延下去,后来我买了一本育儿书籍。
我对那些按照剂量科学哺育的育儿技巧没有任何兴趣,却很看重育儿过程的心理和自然规律,在接触到西尔斯的亲密育儿之前,并不懂亲密育儿是什么,但自己就是在亲密育儿。接触到这个概念后,更加坚定,既然这种亲密育儿的诉求天然存在每一个妈妈的心间,为什么要用各种方式去抹杀掉?去怀疑?用别人的说辞来否定自己的信心,自己的直觉?
3.从怀孕开始,尽量避免加入各种妈妈群
与宝宝天然的信任从孕期就在逐步建立了,初次怀孕会有手足无措的时候,于是会加一些孕妈群。然而,群里经常就会有很多“负能量”,发生什么奇葩事的都有,说什么话的都有,或者在怀孕期间就会相互攀比的更是大有人在,明明可以美妙的怀胎十月,会被迫听进太多繁杂的信息,让你无端慌神。
市面上有很多科学靠谱,口碑也特别棒的书籍,也有很多做得很贴心全面的妈妈论坛,网站,细心耐心一点,就会找到,静心学习做妈妈的过程一定比泡在群里互相发泄互相质疑更值得,也更有必要。
“你的孩子还不会笑,得去看看脑科,神经发育是否有障碍?你的孩子居然给玩具不会伸手抓,天哪,该不会智力发育迟缓?你的孩子这么小就会发呆,思考人生?拉到吧,该去看看他有没有问题?你的孩子怎么腿一点力气都没有?要补钙呀……”
人们根本不会对自己的质疑负任何责任,妈妈们坚定的立场和必备的常识就显得尤为重要。老话常说,“儿要宽心养。”不必过分紧张,但时代在进步,必要的育儿常识仍要积极学习,来应对这世界上那么多的质疑和不同的声音。
“育儿”不应该是一个无可奈何的责任,而是妈妈们成长和新生的契机,再多的技巧都没有妈妈们一个快乐平和的心境更重要。
文|千里小姐 图|网络 (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