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燃。在这美丽的初夏,来自全国各地进修学校的的82位老师相聚在郑州学术交流中心酒店,参加了互联网背景下的课程开发与培训方式变革高级研修班的学习。
5月8日上午8:00开班仪式准时举行,开班仪式由祝叶芝老师主持,全国教师培训机构发现联盟秘书长李小平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并强调了此次培训的目的,作为培训者应该跟上时代的发展,用互联网思维开发课程,让更多的老师受益。接着来自封丘进修学校的学员代表发言,最后祝叶芝老师宣读了班级公约。
这次培训是参与式培训。李玉平老师用演示的方法教我们如何使用讯飞语记,如何拍照,如何录像;如何把这些运用到教师培训中。学习过程中,助教团队会时刻关注学习情况,及时地答疑解难,以便学员顺利学习。学员学习热情高涨,小组成员互帮互助,积极练习,保证了培训质量。
下午,我们在李玉平老师的带领下,又接触了一个新的事物——小影,李老师幽默风趣的语言,清楚地讲解,直观地展示,让学员们如沐春风,大家纷纷参与其中,收获满满。
第一天的培训结束了,带给我们的是深深的思考,如何在互联网背景下改变培训的方式,每个人心中都有了明确的答案。
开班典礼
李玉平老师讲课
我们是蝴蝶客组
每个地方都有秘密
学员积极参与实践
我们过了第一关
第二天的培训从小组分享开始,谈学习收获,与大家互动,现场气氛十分活跃。
接着李龙老师带着我们看了几段走心细节的视频,学员们在静静地欣赏中领悟了“做艺术品一样的宣传片”这句话的真正含义,也真正的感受到了信息技术的伟大,教育加信息技术就是走心的教育。
好的培训总是触动人心。每个人思绪万千的时候,我们又开始了动手操作,大家纷纷尝试第二种微课(人不出镜)的录制,在互相帮助中完成了任务。
李玉平老师做了《关于课程开发主题的确定》的讲座,主题的开发要遵从“小现象、小策略、小故事”的原则展开研究,最后形成主题。李老师介绍了主题的类型,例如:问答型、手册型、策略型、教程型,当然也可以以“我”为中心分类,例如“我的工作、我的培训、我的课题、我的讲座、我的文章、我的故事、我的优势。”在开发主题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学习的对象,一定要实用。
有了李老师高屋建瓴的讲解,每个老师都寻找到了自己前行的方向。开始制定计划,或画思维导图,或填写表格,或试着录制。每个人忙得不亦乐乎。
相遇是缘分,遇见真美丽。放学的时候,我们在图书馆前定格了相逢的纪念。
第三天的课前分享由蝴蝶客组的申治国组长主持,陶森老师的分享颇有专家的范儿,“脸萌”“问卷星”的使用把学员们带到了一个神奇的世界。
李玉平老师教我们如何使用手机中的延时摄影为自己的课程做一个片头,手绘一张海报,大家又纷纷投入创作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