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自己的“催眠师”

     前些日子聆听了一堂心理学公益课,老师开门见山,列举老人高价买保健品的例子,进而引出营销中的“类催眠现象”。

 在销售地点,业务员总是80%谈感情,20%谈产品,对老人的嘘寒问暖和让人无法拒绝的温情,促使很多老年人即使不买产品,也还会去厂家寻求情感关怀,家人越是苦口婆心地劝阻便越适得其反,原来老人们关注的不是产品本身,而是商家的服务,在和业务员产生心灵感应的那一刻,老人们便被催眠。

     据有传销经历的朋友讲述,传销手段也该是一种集体催眠吧,对入门会员集体“培训”,温情与恫吓并存,让受害者凭空幻想:只要有敢为人先的勇气、超前的意识,对镜大喊三声“我是最优秀的”,凭一腔热血,便能无往而不胜。由于频繁的信息输入导致意识被控制,自己被骗却不自知,进而骗别人。

     再如,我们看的电视广告,也是一种利用暗示、催眠的方式,让自己的广告诉求直接进入到人的潜意识,进而影响人的心理行为。

     催眠如此普遍,如何正确运用催眠术帮助我们生活越来越好呢?

     于是我联想到,每天傍晚练习瑜伽,从恐惧到现在的向往,从韧带拉伸的极度疼痛到后来的游刃有余,这个过程真正诠释了什么是“痛并快乐着”。瑜伽休息术中,享受过程是关键,“请大家仰卧在垫面上,闭上眼睛,感受鸟语花香……深呼吸……”每次都被教练成功催眠,被带入所描绘的意境。练完之后,精神和肉体双重放松,心情异常绚烂。

     通过“冥想”“自我催眠”这项高级别心灵运动,我才真正体会到我们永远毋须和谁争和谁比,我们只需珍爱生命、关注心灵,不受外界一切事物的干扰,让呼吸与自我完全融为一体。如此,心灵才会晴空万里、一片光明。

     催眠让我明白,用正面暗示替换大脑原有的负面信息,用新习惯取代旧有的行为,改变,从这里开始。我们没有太多时间去挥霍人生,每天给自己三分钟暗示语:“我会越来越好,Fighting,Fighting!”寻找自己打开心扉的钥匙,愿我们每个人都能成为自己的“催眠师”。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催眠 催眠(英文:hypnosis,源自于希腊神话中睡神Hypnos的名字),狭义是指对人或动物刺激视觉,听觉或触...
    暖阳_1332阅读 4,704评论 0 5
  • (本文以本人亲身卧底经历结合网络文章组成,在此向原作者致敬!希望可以帮助广大读者) 本文针对各种传销的群体心理,及...
    北极之北称之以南阅读 9,163评论 25 46
  • 这篇文章是过年梳理了一个月的逻辑,终于把洗脑这个模糊的概念里,最关键的逻辑能够解释清楚。 催眠很神秘,洗脑又神秘又...
    传神渡阅读 7,573评论 3 6
  • 看着手机屏幕上的时间,一秒一秒一分一分跳过去,脑子里依旧一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想放弃这种硬拼的方式,挤出来的只能是...
    清和qinghe阅读 864评论 0 1
  • 一.内置注解 1.元注解(用于修饰注解定义) 2.原生注解 二.自定义注解(例) 1.定义注解 2.使用注解 3....
    lioilwin阅读 3,526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