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自己打算做一个虚拟项目来着的,在奇妙清单上面也做了一套完整的规划,任务从前期的触摸竞品,拿捏场景,到后面的产品原型,最后的输出视觉(因为在车间里什么都是自己做的·/doge脸)基本就是除了开发实现这一段没法做,其他的自己都想了个遍,打算趁着项目间歇期把自己好好折腾一下,首先是竞品分析,分享一下(一家之言,有歧为贵啊···西吧)
一、确立产品定位
很多人竞品分析一开始就直接上手挑产品,这往往不是很明智,因为产品定本身位都存在差异性,如果不能对自身和目标竞品有清晰的认识,对产品有充足的了解,就非常容易在一开始就被带跑偏方向。
竞品分析并非简单罗列几款产品的导航、功能、样式、流程,而是需要带着具体的问题来进行对比分析,都说“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所以竞品分析第一个要做的,就是清楚了解自己要做的产品具体是干什么用的?目标用户有哪些人?最主要的场景是什么?要解决的具体任务是什么…
比如我之前想做一款关于“番茄工作法”的工具型APP,所以首先思考的是关于这产品具体应用起来的场景是什么:
阳光明媚的早上(when),我(who)在车间(where)准备开始激情四射的一天,我打开“番茄工作APP”,点开计时,准备完成第一个番茄时间(what),在25分钟过后,“番茄工作APP”提醒我第一个番茄时间结束了,和程序猴子们打打闹闹的5分钟过去后,“番茄工作APP”提醒我,又可以继续开始工作,这整个便是一个完整的流程(how)。
当然场景不是只有这一个的,从“4W”的方向,可以不断检索出各个可能(当然不可偏离产品定位),当出现自己无法把握的场景时,就可以开始祭出第二步,奥义の竞品分析。
二、竞品分析
可能很多人会打开手机,直接搜索关键词排行榜里面的前XX名,下载下来挨个体验,相信这个体验的过程会非常地爽,但是这样的做法是存在缺陷的,不假思索直接选择竞品是一个通病,因为没有上一步对场景的思考和判断,所以在接下来选择竞品这一环节,陷入更大误区:
首先,同类产品的同质化非常严重,大家都你抄我我抄你,页面翻来翻去大致一样,产品功能如出一辙,缺少特点和创意性思考的产品,难免要沦为烂大街的货色。
其次,有部分产品独特到根本没有同类竞品可供分析,尤其B端产品(说的好像我们····)。
所以在选择竞品上面,就需要发散思维,举个例子:
在做“番茄工作法APP”时,我想过要加入一个建立任务列表的功能,在一个番茄时间结束后,划分在某一个任务上,算作标记,以便后期统计任务耗时。这样一个流程里,任务列表可建立/编辑/修改/标记/完成;番茄时间结束后要做划定任务;后期统计时要/数据统计/耗时占比····每一项都不是原来产品所定义但又是特色功能所需要的功能,这些功能和场景的具体交互就需要从其他竞品上面找到参考和突破。
找到这些竞品之后,把之前自己无法把握的场景带入进来,去看这些竞品都是怎么做的,始终抱着这些问题来体验竞品会明显好过简单罗列,别光看,我在竞品分析的时候会始终打开excl,当碰到特殊场景的优秀体验时,除了啧啧称赞也别忘记录下来,几个竞品对比一下,高下立现。
三、分析文档
文档详略,品质高低都视团队规范和自身要求来定。团队协作需要和老板主权意识强烈的话,一个完整清晰的竞品分析文档在所难免,同时出于作为设计师对于美感的自然要求和对自己输出对象的负责态度,就得保证整个文档逻辑清晰,阅读体验良好,但是像个别团队对竞品分析文档不要求,全凭设计自己把控的话(说的好像我们车间……/微笑),那效率最大化就是目标,根据用户-场景-任务来把自己的产品完整用图文表达出来,总结这样做的好处,分析利弊才是竞品分析的用意。
我自己之前所做竞品分析也是不得其法,关注了知乎里相关的所有问题,看了很多前辈分享的方法,可按照他们的方法去做,却总会遇到一些始料未及的困难:进程缓慢,效率低下不说,往往做完之后还对整个产品没有清晰认识,一场分析下来,得出来一个卷帙浩繁,内容详尽的word文档,可是对后面的做产品设计,并没有多大用处。
如果一场竞品分析下来,核心的场景和功能,异常处理和产品边界的问题还不能够清晰认识(虽然我现在也没有完全做到),只知道一些关乎导航、功能、用户体验之类的空口白话,那么这一次的竞品分析就是失败的。
最后总结一下:
1.先了解产品,熟悉自身产品的特点、功能,运用到具体场景是怎么做的,将对部分场景的疑虑,功能的不确定,流程的合理性问题都带到后面的竞品分析中,看看优秀的对手是怎么做,并记录。
2.从场景和功能入手,发散寻找其他相关竞品,可能只有一个功能,一个逻辑相近,但都可能给予创意灵感,再带入之前所疑惑的问题,罗列、对比并分析,总结出最佳方案。
3.使用最适合的方式记录方案,最终服务产品设计。
自己太弱鸡,怎么都在想不断总结,打怪升级,去创造更好的设计,如果你有更好的方案也欢迎分享和交流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