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家里目前只有一个娃的妈妈们可能会被经常催问:“打算什么时候再要一个呀?”就像我们毕业催着找工作,找好工作催着结婚,结婚催着生娃,你以为生完娃就不会被催了吗?生了一胎催二胎,有的催了二胎还会催三胎。我们似乎总是在被别人的催促中推着前行。
很多人都会说“家里一个娃太少,两个刚刚好”如果你恰好有俩个男娃或者女娃,又会说“有个贴心的小棉袄或者有个小男子汉就更好了。。”你看每个人都在对你的未来精心设计和充满期待。
可是我们是不是该问问自己:孩子的少或者多就真的好吗?孩子孤不孤单是依据家里子女的个数来评估的吗?
回顾自己长大的过程,兄妹三人,上面两个哥哥,很多人都说我是最幸福的,理由是因为只有一个女孩,上面还有两个哥哥的照顾,一定是家中的掌上明珠。不过,是不是我不知道,但我很少能够感觉到所谓的关心和温暖,很多时候都是我自己在跟自己玩,有问题自己想办法解决,实在解决不了的就哭一鼻子再想办法。
为啥?因为是女孩子呀,哥哥们出去玩带着不方便,而且自己也跟不上他们的步伐。即使问他们还要被嘲笑讽刺一番,问题也没被解决。家里父母只是维持生活就已经疲惫无力,又哪里来精力对你细问呵护?无病无灾,能吃能喝不找麻烦就是最好的。
三十多年来记忆最深的一件事情竟然是:六岁的时候跟着哥哥去亲戚家的庙会上买东西,结果哥哥觉得带着我太不方便,于是给我买了一块雪糕让我自己回亲戚家,哥哥头也不回的自己去庙会上玩了。等我回过神来才发现,我不知道回家的路,于是直到落日时分庙会散去亲戚们才风尘仆仆的找到了我。这也是父母对我成长为数不多的记忆。因为丢了,所以才有这印象。但是从那以后,无论去哪里,我都有记标识的习惯,就怕自己把自己丢了。
我一直以为我会偶尔感到孤单是因为我和哥哥们男女性别不一致造成的,认为性别不同,才会有距离感,想着自己如果有个姐姐或者妹妹也许不会感到寂寞。
最近邻居家的小孩子经常到我们家玩,这个小孩子是个男孩,比我们家的小儿大一岁,也可以玩到一起,她妈妈说他小儿子经常感觉孤单,不想在家里,可是他们家是三个孩子,这个小男孩最小,上面一个大姐姐还有一个大三四岁的哥哥,即使哥哥跟他差不了几岁,这小男孩依然觉得自己在家孤零零的。邻居说兄弟俩喜欢相互争夺玩具,谁也不让谁,并且这两兄弟都是暴脾气。自己说谁也不管用。这么看来,貌似只有年龄相差不大,并且性别相同的孩子才会玩到一起,不觉得孤单了?那或许家里生一对同性别的双胞胎才能解决这个问题。
可是,我的同事的老公是他们家的独生子女,公公婆婆只有同事老公这一个孩子,在同事和他老公商量要二胎的时候,她老公竟然不同意,原因是他老公是一个人长大的,觉得这样很好,并没有觉得自己长大的过程孤孤单单,并且还觉得家里的东西都是自己一个人的,没有争抢和吵闹,自己想做什么也安安静静的,觉得自己就是这么长大的,所以希望自己的孩子也这么长大,对二胎一点也不感兴趣。
而我这个同事却觉得家里只有一个孩子太孤单了,因为她自己姐妹四个,感觉在一起长大,做什么事情都有商有量的,而且现在能走个亲戚,串个门感觉很好。所以为了以后孩子有亲戚走,也得要个二胎。
这么看来,一个人孤不孤单,幸不幸福其实跟家里子女的多少是没有关系的,有的人兄弟姐妹很多却感觉自己很孤独,有的人即使自己一个人长大也觉得挺好。所以一个人幸不幸福,孤不孤单不是看家里的子女是否多,而是在于他自己的认知以及家庭氛围的影响。
如果这个小孩一直生活在家庭兄妹众多,但是大家友好相处,相互体谅的环境中,父母对子女不偏不倚或者即使有所偏向也会正确的引导孩子认知,那么这个小孩就会觉得家里兄妹多真的很好,并且也会倾向于寻找兄弟多的家庭组成婚姻。
相反,如果一个人生活在一个缺爱或者爱表达不正确的家庭里,再加上自己对自己生活环境的错误认知,那么他长大就会觉得孤独无依。
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有的独生子女喜欢找家里兄弟多的人结婚,而有的兄弟多的却喜欢找独生家庭,他们以为只要跟自己生活不一样就可以避免自己的不幸发生,其实,不是这样的,即使你找到了自认为正确的组合,也不一定就不会有问题和矛盾产生。真正的问题在于我们对生活的理解和认知决定了我们的幸福指数。
所以子女的多少并不是影响孩子的个人感官的主要指标,孩子感觉幸福还是孤单在于我们是如何去引导孩子认识到什么是幸福,如何享受孤独,以及和周围的人友好相处。所以不管你生一个也好,生多个也好,最关键的是教育和影响他们对生活的积极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