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文第四天《曾氏高蛋白:中国家庭的十种界限不清》,作者:曾奇峰
这是一篇很有深度、很有营养的文章。40岁了,经历了两个家庭——婆家和娘家。对照一下这十种界限,突然感觉我好幸运,我成长的环境是多么健康。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东北农村,物质匮乏,更别提什么精神食粮。这十种界限不是不清楚,而是几乎不存在。或者说,是我的胸怀足够大,把一些细小的问题自动过滤掉了。
父亲和母亲
有一种虐待叫“冷暴力”。
一个不苟言笑的父亲和一个唠里唠叨的母亲,会让一个无辜的孩子身心俱疲。我的父亲有些严厉,而公公却是个温柔的父亲。我的母亲不唠叨,婆婆也不唠叨,我更不唠叨,这可能跟家庭氛围有关。所以,女儿、先生和我都是在爱里长大,所以,我们更加懂得去爱别人。
可是今天,我发现我的父亲越来越唠叨。今天是他老人家的生日,妈妈用高压锅炖了一只母鸡,可能是时间长了些,鸡肉有些碎了,这一件事他就重复个不停,吃饭的气氛有些尴尬。我真担心他年纪越大,唠叨的毛病越严重。
关于象征化和背景化
我的象征化和背景化就忽略不计吧。没有和谁攀比过,在我生活的小屯子里,我就是那个人们常说的别人家的孩子。都是八辈贫农,哪里来的背景?但是,我的父母却一直鼓励我走出去,我也就坚信,我一定不能做农民。
我和先生的家庭背景,女儿一切皆知。我们从不刻意去隐瞒什么,也不刻意去粉饰什么,努力学习只是为了她自己,她值得拥有最好的。人有时需要一种意念,该来的一定会来。
家庭里的各种限制
话题被限制,兴趣特长被限制,甚至连吃什么,穿什么都被限制。这样家庭里的孩子好悲催。中国的家长式教育已经根深蒂固,在家长的心里,我的孩子就是应该这样子的。孩子喜欢画画,妈妈偏让孩子弹钢琴,说是为了孩子,实则是满足自己的虚荣心。
父母首先要成为孩子的朋友,孩子才愿意与你分享。从日常生活到学校的奇闻异事,从明星八卦到青春期的小心事,让孩子大声说出来吧,因为家是个有爱的地方。
隔代卷入的危害
最后,谈一谈隔代卷入的利与弊。
去年热播的电视剧《虎妈猫爸》中的爷爷奶奶全全介入,令快上学的小女孩竟然啥也不知道,这让赵薇不得不辞职,全职带孩子。赵薇终于分清了。没让孩子毁在隔代的溺爱上。
我家三代人在一个锅里煮了12年,女儿也是婆婆一手带大的,还好,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我和婆婆观念一致,我们的婆媳关系一致维系得很好,所以,女儿的内心并未有过多的纠结。
但是,能分开住一定要分开住,否则,男人总也不能独立,就连家务都做不好。我深受其害。
这十种现象的确是中国式家庭特有的,在独生子女的年代衍生出来的。无论怎样它都客观存在。能避免就避免吧!一脸的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