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概念英语”是一位德国人选编的——就是说,英语也不是他的母语(虽然德语和英语同属于斯拉夫语系)。外国人学习英文道路上所经历的困惑、过程、感受……等等,他也曾一一遇到过,并成功解决了。
虽然文章没有一篇是他自己写的,但他以学习者的经验、德国人特有的严谨和对语言教学的精湛研究,特别是加上20多年的打磨——慢工出细活的工匠精神在现在有多宝贵我们都能感觉刀——使它成为全世界英语学习者的经典教材,“谁用谁知道”。一套教材,每一篇文章和体系的编排,都经住了时间和空间的检验,是令人惊叹的事。
教材虽好,但给小学三年级的孩子用新概念,有个很为难的问题:语法要不要讲?
不讲,有些绕不过去;讲,汉语的主谓宾他们还不懂,更不要说定状补,总不能先补语文知识吧?
把这个问题交给辅导班处理,怎么样?浏览了几个知名机构的辅导课程,如果从新概念第二册开始,学习过程和学校教学是一样的,新词讲解--课文听读--知识点讲解--造句……但第二册的语言难度和语法内容,和现在小学三四年级的英语教学内容之间,有明显的落差。按学校课堂讲授的灌输模式,没有强化,仅靠线上的几十分钟听讲,无法内化。更担心的是,这种学法,会伤害学习兴趣(不谈热情,很少有孩子对英语学习有热情,都是为了分),也让这套好教材的威力打了不少折扣。多说一句,这可是宝藏,以后就算不出国,用英语写毕业论文,新概念第四册都是范本。
出于以上考虑,摸索了一阵,我进行了以下粗浅的尝试:
从译文入手。在第一单元的24课里,让孩子自己挑他感到好玩、特别是读后能笑出声的课文,稍微多花几分钟熟悉故事情节。这个不枯燥,因为第二册都是些短小精炼的幽默故事。很多故事特别是最后一句,或者俏皮或者双关,和相声的抖包袱很神似。
找到对应的英语课文,一句一句对照。不预先学读新词,更不提构词法,比如碰到actor,并不需要讲:这个词的意思是“演员”,那么act,就是“表演,行动”……诸如此类的一律避免。只要多遇到类似情况,感性积累够了,到时机成熟,一点就行。更多时间花在课文本身和文章整体上。再比如,对于engineer和engine,看似先学engine好,也降低了难度,但实际上是相反的——这也是新概念厉害的地方之一。actor,beggar的结尾为什么不同,也无需讲解。这些事无巨细的教学内容(包括现在完成时和过去时的区别和联系)看似是细致,其实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也让孩子早早没了兴趣,但却容易迷惑家长,这一点,一定要注意。
时态一定是与动作发生的时间联系着的,语法又不能也无法深入讲解,那么,在对照英语课文时,那些“了”、“正在”、“已经”等字眼一定要提醒,在动词上发生的变化。其实,前面几次提醒之后,再碰到就见惯不惊了,虽然我们母语里没有动词的变化。有效重复足够解决语法问题,而新概念的重复频度恰恰非常科学。它细致到一个新词,都隔三、四课出来让人再见上一面,词性变化也处理的很精心,真让人赞叹。
每次中英对照后,尝试着根据汉语译文复述文章内容。这时已经学10多分钟,热度过去了,不要太勉强,不管复述——其实是背诵——的效果怎样,都要结束本篇学习,换个新篇,把兴趣延长一点。新课文对照完,能念得不磕巴就结束整天的英语学习,不要超过30分钟。
第二天复习旧课,巩固第二篇,按上面的做法,新增第三篇……这样循环滚动下去。每一篇课文,在一周内来第三遍,掌握情况做记录,在一个单元24课结束后,暂停一周,专门针对掌握不太理想的课文进行强化。学得不利落时,不纠结不恋战,调整一周后继续进行,很多问题在深入过程中是自动消失的。
在新冠疫情上半年期间,用了三个月,帮孩子把三个单元72篇囫囵吞枣似的整吞了下去,整体原则是调动积极性,以自己学为主,尽量少的讲,只在关键处点拨,多举例,强化双语切换和效果检测。剩下的最后一个单元,想继续摸索,比如背诵比赛、仿写、pair coach等都可以尝试。
新概念是一套教材经典,对培养英语语感和书面表达的巨大帮助是有口皆碑的。还有一点要提醒的是,它的译文也是精心之作,对孩子的语文表达也大有帮助。比如,fly over the endless white plains without difficulty(毫无困难地飞跃这茫茫无际的白色原野),smoke still rose up from the warm ground over the desolate hills (发热的地面上依然升腾着烟雾,弥漫在荒凉的山丘上)……翻译得简洁优美,Success story, A clear conscience 这些更是整篇都没法简略的漂亮,愿我们用好用足,不浪费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