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二月初二,俗称龙抬头。此时,正值农历节气“惊蛰”前后,春回大地,万物复苏,蛰伏在泥土里,或是洞穴里的昆虫蛇兽将从冬眠中醒来,传说中的龙,也要从沉睡中醒来,因此称龙抬头。
龙抬头这天,人们和龙走得最近。换句话说,无论吃喝,还是玩耍,人们都爱和龙套近乎——吃水饺叫吃龙耳,吃春饼叫吃龙鳞,吃油炸糕叫吃龙胆,吃爆米花叫吃金豆花,吃面条叫吃龙须,估计“龙须面”就是由此得名的吧?
忙里忙外的主妇们,这一天都不动针线,据说是怕伤着龙眼。也有点着了蜡烛,照房子墙壁的——“二月二,照房梁,蜈蚣蝎子无处藏”。
和这些习俗不大相同,二月二这天,东北人要剃龙头,啃猪头,穿龙尾。
据说早些年正月里,老脑筋们不让儿子剃头,说道是“妨舅舅”。等出了正月,年轻人就一路小跑着去剪头发。一时之间,大小理发店的生意格外兴隆,久而久之,就演变成了“剃龙头”的习俗。这习俗寓意着鸿运当头,福星高照。
至于啃猪头,就是吃猪头肉、啃猪蹄儿。
现在,一些大品牌的熟食店从城里连锁到乡村,红烧薰酱卤,各色风味,一应俱全。
东北的春天来得晚一些,每当春风呼啦啦地刮起来,大棚里的韭菜就上市了。绿油油的头刀韭菜格外鲜美,打几个鸡蛋,烙上一锅韭菜盒子,那香味一准儿盖过Poison。
烙好了韭菜盒子,再用猪头肉拍个黄瓜,掰了猪蹄儿做拼盘,炒一盘儿绿豆芽,一家人坐下来吃饭。若是有个娃娃跑来跑去,再撒个娇耍个赖啥的,这节日过得就更加热闹喜庆了。
俗话说,吃得是福。我们的老祖宗在筷子上烫过四个字,“人生一乐”。可是,当代人生活条件好了,反倒不能大快朵颐了。要减肥、要养生、要防“三高”,理由一大堆;油腻的、腌制的、辛辣的食物,被拉入了黑名单。这样富讲究起来,口得福就少了很多。
为此,一些上了年纪的人经常翻老黄历:在那些清苦的日子里,一日三餐粗茶淡饭,但是吃得饱睡得香,日子过得有奔头。尤其是过个年节啊,全是乐子事!也正是在这些唠唠叨叨之中,一些传统和习俗得以流传下来。
比如说燎猪头吧,那场景就具备了入选“舌尖上的中国”的资格。
在院子里拢一堆火,上面罩一个铁架子,放上猪头,不时翻动一下,肉皮滋滋儿地响,猪油滴滴答答掉下来,柴火烧得更旺了,劈劈啪啪,火星子窜出多老远。从院子到大街,甚至是大半个屯子都能闻到燎猪头的味道儿。
燎完了猪头,还有猪蹄儿、猪耳朵、猪尾巴,都要这样烟熏火燎一番,烧掉猪毛,烧焦了老皮儿,烧烤出香味来。
燎好的猪头和猪蹄儿用冷水泡上半天,用菜刀刮掉黑皮儿,冲洗干净了,焦黄焦黄的,光是看着,就有一股糊巴香。放在大铁锅里,添上清水,放好调料,就开始烀肉了。
在等着吃猪头肉的空档儿,笑咪咪的老奶奶找出碎花布,摞在一块儿剪成圆儿,再用剁成段儿的高粱稍儿,把五彩的花布片串起来,末尾还要系上长长的红布条儿。做好了的龙尾栓在孩子的肩膀上,大大小小的孩子跑出家门,在清洌的早春中奔跑着,五彩流苏随风飘荡,神采飞扬的队伍宛若游龙……
相对于吃猪肉,贪玩的孩子更惦心的是长在猪头和猪蹄儿里的玩具。
猪头里有一对儿骨头,像燕子一样轻巧俊俏,取出来之后,剃干净了,从对联上撕下一角儿红纸,把“小燕”包上。不大一会儿,就染成了红色,放在窗棂子上,看着看着,就像要飞了似的。
猪后蹄儿里有嘎拉哈,块头儿比羊啊、狍子的都大,玩起来有点笨重,但这不影响玩耍的兴致。
不过,这新鲜的“小燕”和嘎拉哈,可得看紧了,馋嘴的小花猫和大黄狗可都瞄着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