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今天终于完成了陪女儿爬黄鹤楼的任务。一天下来,逛了黄鹤楼公园,爬了黄鹤楼,去了泛悦汇,吃了好吃的,走路的步数超过了11000,确实挺累。但小朋友全程表现得很好,不仅没有让我抱,还自己主动的背了一个小背包,跟我一起走完全程。
当然,还有,爬黄鹤楼的时候留了一份“墨宝”——用毛笔画的黄鹤楼,还涂了色,写了名字,盖了章,也算是第一次接触毛笔,还第一次画这么正式的画;爬完黄鹤楼的时候买了纪念品拼图……小朋友自认很开心,当然也有点累。
回来的路上,两个人都累得筋疲力尽,坐在公交车上,小朋友很快就睡着了。好在下车的时候,一喊就醒了,乖乖的跟着我一起下车回家。以至于我第一次觉得,出去玩不开车也挺好的,起码不用担心到处找车位的问题。
当然,最主要的还是因为小朋友渐渐长大,很多事情都能独立自主,不需要我背啊抱啊的了,所以整个人相对轻松了些。
回到家,感觉很累。早早的洗澡上床,女儿已经甜甜的睡着。但我却又因为想早早的安排好十一出行的事情而有些睡不着。
十一八天假,很难得,不能浪费,一定多带女儿出去走走。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一定要多陪孩子出去走走呢?
在这方面,有几点我的看法。
02
第一,长见识。
这可能是很多父母都要带孩子出去玩儿一个重要原因,希望孩子能多看、多了解、多一些见识。
为什么一定要走出去呢?
我想到了女儿的一个例子。某天,女儿在帮我摘菜的时候,突然问我一个问题:妈妈,这个豇豆是怎么长出来的?
我给她解释了很久,从一颗小芽到藤蔓再到结果,但是女儿听完还是一脸的茫然。
那一刻,我突然意识到,是因为女儿没有见过这个东西是怎么长出来的,所以她不了解,如果见过,她就很容易弄明白了。就像她曾经去乡下挖过一次红薯之后,她就自然而然的知道红薯是长在地底下的。
与其绞尽脑汁的去跟她解释,不如实地带她去走一走,看一看,这比任何解释都来的直观、明了。
03
第二,好好玩。
我一直觉得,一个真正会玩的孩子,将来的幸福感会更强。我们的父母那辈人和我们这辈人,好像身上都背负了很多使命、责任一样的东西,以至于我们活得并不洒脱。我们一直在努力完成我们的责任,但是要问我们到底有多快乐,多幸福?
好像也说不上来。
而女儿他们这代人注定与众不同,她们生活在物质生活极度丰富的时代,她们是与电子产品相伴成长起来的一代,她们注定会有比我们更加绚丽的人生。
但这一切的前提都是人要有一个健康的体魄,要有一颗有趣的灵魂,要与大自然有亲密的接触,与社会有更多的连接,只有这样在当今的时代中,才能体会到更多的美好。
反之,如果一味的沉浸在电子产品中,一味的宅,则很容易对孩子的身心发展产生不那么好的影响。比如沉迷游戏,眼睛近视,心情抑郁等等。
在该玩的年纪好好的玩,在该努力的年纪好好努力;上课的时间好好上课,放学之后好好玩,这是我一直以来都很提倡的方式,我也希望女儿能养成这样的好习惯。
也因此,这个十一黄金周怎能浪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