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周五,天是阴的,还隐约下起了小雨,较前几天的晴朗天气,下降了十来度,秋风萧瑟,落叶纷飞,一下子讲秋意拉满。
本来约好的朋友,发信息说看来要下雨,她是不是来不了了。我说我没有任何问题,只要你方便,我是盼了两个星期的。渲染至此,她回一个好的,那她过来。这样讲内心想法直接表达出来也挺好的!
她下班五点半,接上儿子,坐动车二十八分钟过来,加上她从家到高铁站,到这儿下车,打车到我这儿,大概需要一个半小时,所以她到这儿七点半,想好好吃顿饭,然后回家,之前约定的非遗集市就不去了,结果她非常想去。于是简单吃了饭,打车过去,八点半了。
由于可能会下雨,集市放到室内了,转了好一圈,给小朋友买了手编灯笼,体验了吹糖人,吃了灌汤包,他自己喜欢编手串,就自己Diy了一个。其他他兴致平平,非遗这个东西是文化,非得喜欢才品的出其中真味,对六七岁的小孩吸引不大,他们只爱热闹。
说到热闹,那些排队最长的您猜是什么?也许意外,是中医义诊,什么痛风湿寒,正骨,近视,妇科,针灸,太极针……等摊位都排满了长长的队伍,仔细看去,年轻人大学生居多,这正常吗?当代大学生主打一个惜命,不锻炼,不忌口,不讳疾忌医,迷恋养生,痴迷中医,中医自有他神奇的地方,我也信。所以我和朋友笑称:这是当代脆皮大学生和他的太医院。
朋友反倒避之不及,我指给她看,就是一个梗,又是真心觉得热闹好玩,她要真有需要可以排一个,但她的态度就是避之不及,快速绕过,不做停留,我说你走那么快干啥?看看这都是干啥的呗,她说都是看病的,快点远离那种。看起来感觉看病或者看病的人都是不好的,会影响她,甚至会传染她。这可能就是典型的西医思维,人家有病有不舒服,就是病人本身的问题,似乎应该糟别人嫌弃,别人不嫌弃,是别人素质高,别人嫌弃也正常。就像西医心理医生看心理有问题的病人,会挑剔或者指明是本人脆弱敏感压力大,那我们的老祖宗就会说是风水不好,是遭小人,是犯太岁……反正我们是好的~哈哈,我们那迷人又可爱的老祖宗,护短护的好,更适合中国宝宝的心理辅导~当然这是调侃,是网络热梗。
不过也是这样,到了一定年龄,血脉觉醒,觉得人就是要和解,与自己和解,与他人,与社会和解,身体哪儿有不舒服,是湿寒暑风热燥,身体在给我们信号,好好调理,养生,大医治未病,调养胜于治疗。现在年轻人包括大学生提早接受,我真觉得是个好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