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猴子从最初的大闹天宫,到最后成佛,这中间改变他的是什么?
磨难。
所以,生活也罢,故事也好,磨难就是最好的老师
孩子们看的是故事,学到的是启示。
《西游记》九九八十一难中,现在挑三个自己印象最深刻的,分享给大家。
第一次:智斗熊罴精,明白财不露白(熊罴,发音匹,也是一种熊)
那时唐僧刚刚收了孙悟空,而老孙野性难除,受不了别人的白眼,就把唐僧的宝贝袈裟抖落出来。
结果,招来一场大祸不说,还烧了观音菩萨的流云下院。
孙猴子逞强呈惯了,隐忍对于他,是门新功课。
我那时知道:本事再大,也需财不露白。
所谓“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就是这个意思,带着好东西容易招来祸患。
哪怕是孙悟空这种级别的,都有人敢算计。
所以,再有本事,该装孙子的时候,还得装。
第二次:地涌夫人痴缠,恩怨由不得我们,欠了就得还
金蝉子舍了一钵油,原本结的就是善缘。
哪想到给自己带来了这么大的麻烦?
这妖精原是白毛金鼻小老鼠,受了金蝉子恩惠,腹内郁结,等了三百年。
她倒不是想取唐僧性命,无非是为了报恩罢了。
但是,她回报的东西,唐僧却受不得。
平日里,大家都想结善缘,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也不曾想:己所欲,同样不能施于人。
就是说,你不喜欢的,不要用在他人身上,同时,你喜欢的也不能随意用在他人身上。
有一种关心叫做:妈妈觉得你很冷,就是这个意思。
生活当中,这种自以为是的回报和善意太多,把生活搞得乱七八糟。
但,滚滚万丈红尘我们都身不由己。
第三次:除掉犀牛精,学到得饶人处且饶人
这时候师徒四人都快到灵山了,然后遇到三只犀牛精。
他们倒没有像其他精怪那样,为非作歹,而且帮助百姓。
但是,他们做错了一点:化作佛祖和菩萨的样子,受了凡人的香火和供奉。
菩萨佛祖都不管,孙悟空和猪八戒却要插手。
其实,把师傅抢回来就是了,何必这样赶尽杀绝呢?
这件事,对孙悟空影响极大。
有时候,本事大了,脾气也跟着涨,眼里揉不得沙子。
灵山脚下,孙猴子遇到了自己的终极拷问:这么大本事也是有代价的。
《西游记》每一次磨难,其实都是对人生的一次解读,都是对磨难的一次超越。
我的理解,唐僧代表我们的大脑,考虑周全、心意坚定,可以做领导。
孙猴子代表我们的心念,上天入地,翻腾不已,有本事有想法也敢折腾。
猪八戒,代表我们的本能和欲望,见异思迁不说,还好色懒惰。
而沙增则是我们的行动力和自律,默默无语,做好一切。
最后提一下我家小侄儿对《西游记》的理解:
长得好看的都是大妖精,长得难看的都是小妖精,所以我们要学习孙悟空,擦亮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