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 of 365 / Chapter 2017 / 2017.01.02
《天涯若比邻》| 魏延政 | 北京大学出版社
带着问题去读书:1)大家讨论的魏延政是谁?2) 市场营销的经验? 3) 不幸罹患重病,能做些什么?
这本书记录了魏老师对读书、经历、生活的感想,正如推荐语中提到:推荐各位小学生的家长和职场人士读这本书,“这些文字让家长思考,是作者的肺腑之言,也给无论从事什么行业的职场人带来启发。”
也许,推荐人所言是最好的诠释吧 --“这是他为自己也为社会写出来的最好的转记,是属于他那一代人更超越了一代人的一本非常好的书。”
魏老师在书中分享了自己的求学经历、海外生活、国内大企业工作的感悟、也有和家人,特别是小孩的相处时光,尽管魏老师行文没有透露着一丝悲观不惑,读着文字,却偶尔也有掉眼泪的冲动,深深为这样一位有才华的人不幸罹患罕见癌症而心痛。
如果一定要说出读着本书最大的收获,那就只能用“新年的新体验”了。
读完这本书,一来再次验证了几个小时读完一本书是非常可操作且现实的事情,二来觉得特别幸运,能有机会了解魏老师对读书触类旁通的应用、对爱情的看法和寄语,以及那些温暖而感动的写给他孩子的寄语。
为什么要读书:体验更多的乐趣,让自己的人生变得丰富、丰满
魏老师说“读书吧,虽然这些知识终将随着我们的生命而去”
魏老师提到自己喜欢读人物传记和历史书,学到一个词“make a dent”。他读书涉猎很广、文史、哲学,并不是仅限于自己专业相关的书籍,而且也能去做知识迁移,果然读书还是要有火候。
这点解决了我读书时很大的一个纠结。小时候读书可能还随着兴趣,随着年龄的增长,很多时候都要“理性”的先想想这本书能解决我什么问题,其实这不是什么坏事。重要的是兼顾兴趣的同时,也要读以所用,触类旁通。
读书的方法:对能直接实践和无法亲身实践的书分类处理
魏老师认为:1)能直接实践的书,就没有必要浪费时间去读那些无用的书,如“高考不咋地后来很成功的人多半是在直接实践。”2)无法亲身实践的书,如霍金关于黑洞的理论书籍等,这些书值得花时间去读。这些书是智慧、是哲学。
读书的另一半是实践,知行合一。读书需要思考、联想触类旁通。
举个例子,地理教科书中讲怎样求太阳的高度角,魏老师将其转换成平面几何题,成了极其易解的小题目。还有个例子,魏老师说不懂摄影、曝光什么的,因为练过点书法,觉得章法布局、浓墨淡写和取景构图、色彩明暗是一回事!知识果然是相通的。
还有一个更牛的例子,医生得知魏老师留过学,建议他多研究国外对这种癌症的研究,魏老师投入了很大的精力,并与医生们一起制定自己的治疗计划,知识果然是有力量的。
关于读书,魏老师还提到一个词,那就是”系统化思维“。
简单地说,系统化思维是指“做一件事,不是有办法对付这一个问题就算了事,而是要解决这一类型的问题,并且找出最优的解决方案。”
全书中,魏老师,用了很大的篇幅来写这个话题,非常值得细嚼。他提到苹果的AppStore作为例子。AppStore打造一个系统化的全集,让所有App都可以在这个舞台竞技,堪称是乔布斯通过系统化思维解决问题的典范。
这一点恰好也是我最近想加强训练的能力。因为一贯的思维方式和对知识全集的缺乏,很多时候只能对一些概念采取“想当然”的态度。
比如之前学习TCP代理特性(针对视频体验的无线网络侧优化特性),其中有一个功能就是讲由原来的“慢启动”变为“快启动”,从而可以减少初始缓冲时延,提升视频播放体验。有次一个同事问我,为什么是“快启动”,什么是“慢启动”时,我竟然只能一边答着“协议规定的”,一边努力回忆协议是怎么规定的。后来经同事解释和协议回查,才终于记得这是因为发包时间窗口的问题。
学习知识和实践,最大的忌讳之一主观上屏蔽上下游知识,时刻要告诫自己不能想当然,多问自己一个“为什么”。
系统化思维在商业中、经济学应用很广、甚至也可以应用到生活“幸福学”。
因为幸福的真谛在于面对现实,找到全集,然后找到幸福的最大点。而看到全局是最重要的前提,即可动用的资源或能力的全集(预算线)。
此外,读书不仅能最大化提升全局观意义上的幸福感,在每一件单一的事情上,对于同一事物的不同的认识层次,也会带来不同层次的幸福感。留个测试题,建议每个人都看看电影《阿甘正传》,看完之后再看看美国历史方面的书,之后再回看这部电影,相信,每个人的认识可能比“Life is a box of chocolates”更多,这也颇有看电影赚到了一票的感觉!
这本书是部门的一位领导(@老陈)送给我的书,说“我想你肯定喜欢这本书的”,想借机会谢谢这位“学霸”领导,以自己的言行给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忍不住让人点赞!
希望这个世界少些病痛。
----完----
我是好奇妹陈晓晓,希望今天的文章对你有帮助,记得要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