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演义中的人物很多,但能被人记恨的角色可能没有那么多。但对于一般读者来说,轩辕坟三妖是最容易被人记恨的角色。其实读到深处,我们会发现她们其实也是可怜人。她们过于弱小,所以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只能任由大人物们来操纵。任何一个人物,即使是小说中的人物也不会是凭空产生的,那么轩辕坟三妖在封神演义之前又是什么样的存在呢?
01千年妖狐
千年妖狐是轩辕坟三妖中的大姐大,三妖的一切行动基本都是听千年狐妖的安排。提到狐妖我们自然会想到九尾妖狐,因为九尾妖狐是狐妖中最高的存在。所以在许多电影电视剧中,都把妲己设置成了九尾妖狐。我们常常看到妲己身后摔着九根长长的毛茸茸的尾巴耀武扬威,给人一种十分强烈的压迫感。但我们要是仔细阅读一下封神演义,我们会发现整本书中都没有提到九尾狐。所以在封神演义中,妲己并不是九尾狐。那么妲己是九尾狐的设定有依据吗?
其实妲己是九尾狐的设定是有依据的,只不过不是在封神演义这本书中,而是在封神演义最原始的参考资料中。构成封神演义故事的几本书分别是《武王伐纣平话》、《春秋列国志》和其他民间故事传说。而在《武王伐纣平话》和《春秋列国志》中妲己其实都是九尾妖狐代替而来。在《武王伐纣平话》中写道:
“夜至二更之后,半夜子时,忽有狂风起,人困睡着不觉。已无一人,只有一只九尾金毛狐子,遂入大驿中,见佳人浓睡;去女子鼻中吸了三魂七魄和精气,一身骨髓,尽皆吸了。只有女子空形,皮肌大瘦,吹气一口入,却去女子躯壳之中,遂换了女子之灵魂,变为妖媚之形。”
《春秋列国志》与此类似,妲己也是被九尾妖狐所害,然后李代桃僵进入了纣王的后宫。至于为什么到了封神演义中就略去了九尾妖狐的设定,改成了千年狐妖,可能就是因为九尾妖狐的设定过于强大,搞到后面不好收场,所以改成了一个弱小的千年狐妖,这样封神榜上就可以省出一尊神位了。所以妲己的九尾妖狐是有依据的,多本书中都有这样的设定。那么九头雉鸡精呢?
02九头雉鸡精
封神演义中的九头雉鸡精是千年妖狐的跟班,她最大的战绩就是与妲己狼狈为奸害死了亚相比干。比干自不量力出面和黄飞虎一起火烧了轩辕坟,把妲己的子子孙孙付之一炬。这让妲己痛入骨髓,也把比干恨之入骨。于是和九头雉鸡精共同设计,用装病的策略让纣王杀了比干,挖了比干的心,给自己煎药治病。之后九头雉鸡精就是和妲己一起陪着纣王鬼混了,没有再做其他的恶事。
妲己后来砍腿判断人的骨髓盈亏,剖腹判断婴儿的性别等恶事都没有九头雉鸡精的份。直到姜子牙率领的伐纣大军到了朝歌城下,轩辕坟三妖才出来劫了一次军营,之后就逃之夭夭被女娲娘娘堵住交给姜子牙发落了。九头雉鸡精的戏份不多,也不是很重要,但留给人们的印象却很深。那么九头雉鸡精的原型又是什么呢?
在封神演义的原始参考资料《武王伐纣平话》和《春秋列国志》中都没有九头雉鸡精的身影,纣王身边只有化身为妲己的九尾妖狐这么一个妖怪,所有的坏事都是妲己一个人完成的,并没有其他人配合她。要是必须找到一个配合她的人,那只能是纣王了。既然这两本书中都没有九头雉鸡精的影子,那么必然在其他的书中。其实九头雉鸡精的原型在《三教源流搜神大全》这本书中。
《三教源流搜神大全》是一本介绍儒道释三教中各种传奇人物传说的书籍,集合了道家儒家和释家许多重要人物。其中就介绍了一位叫作殷郊殷元帅的天神。当然这个殷郊就是封神演义中纣王的长子殷郊,但这个殷郊更加传奇,也更加强大。殷郊的母亲姜皇后被妲己陷害跳楼而亡。殷郊为母报仇,最后跟随姜子牙的伐纣大军在牧野击溃纣王大军,然后杀入朝歌,登上摘星楼找妲己报仇。书中写道:
“(殷郊)当先赶至摘星楼上,正值妲己,元是妖雉亡国,日迷主精,夜吃人血……”
这里的妲己就不是九尾妖狐或者千年妖狐,而是妖雉了。所以九头雉鸡精的原型其实就是这里的妖雉,雉就是野鸡,在《三教源流搜神大全》中妲己不是狐妖而是野鸡妖。到了封神演义中,就把妖雉单独拿出来创造了一个角色,而妲己还是采用了狐妖的设定。所以九头雉鸡精可以看作是千年狐妖的一个分身,因为她们本来就是一体的,都是妲己的化身。
03尾声
我们的结论为九头雉鸡精也是妲己的化身,是千年狐妖的一个分身,只不过封神中采用了流传更广的千年狐妖的设定,所以就把九头雉鸡精单独拿了出来。至于千年琵琶精的原型很可能就是为了凑成三妖而凭空虚构的,封神中有一些凭空虚构出来的角色,他们都依附着本来就存在的角色。像殷洪就是依附殷郊虚构出来的,尤浑是依附费仲虚构出来的。原型加上虚构,封神演义给我们展现了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