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了一集罗辑思维的视频《怎么样成为一个高手》,罗胖说要想成为一个高手,只有四个字“刻意练习”。
练习不是一味的做基础练习,比如踢足球不是不断地踢足球,不断地参加比赛,这是以赛代练,这种方法是错的。拉小提琴也不是一首曲子拼命拉拼命拉,这种练习叫傻练。
什么是真正的练习呢?是把大的知识体系拆碎,成为一个一个小模块,成为一个一个小的知识罐头,然后分头去练。
美式的橄榄球,据说他们只有1%的训练量是在实战比赛,平时不是打比赛,而是拆开来练,比如说速度训练、特定的队形训练、某个特定球员身上某个特定的肌肉群的训练。
我最近读的一本村上春树的书——《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村上春树学习游泳,为了改良泳姿,跟了好几位游泳教练,都没能改良泳姿,反而游法被搞的乱七八糟。村上春树的太太以前从来不会游泳,跟了一位年轻的游泳教练,很快就学会了游泳,于是他太太向他推荐了这个教练。
这个教练与其他教练不同,他是把所有的动作拆分开了,一个动作一个动作的练习。比如为了让村上春树掌握身体的左右摆动,先从不做摆动的游法教起,然后开始一点一点地教授身体的左右摆动。比如练习肩膀的转法,执拗地反复练习,一直练到生厌为止。这样练习了一年半之后,村上春树能以漂亮、费力较少的泳姿游长距离了。
就是这样,把整个动作拆分为一个一个细小的动作,然后分头去练,不断重复的练习,每个细小的动作都练到极致,这样才能成为一个高手。
针对性重复练习,这就是练习的本质。
什么是刻意呢?所谓的刻意就是持续地做你不会做的事。
心理学界把学习分为三个区,一个是舒适区,这个地方你全会,全拿手,全擅长,在这待着很舒服;一个是恐慌区,这个地方的东西你都不会;介于这两者之间的是学习区,也叫脱离舒适区。
赛车手在赛场上比赛的过程中,每一个动作都是有意识的,绝不会让他进入下意识的状态。平时我们开车,就是开着开着觉得很熟练了,全部是下意识状态。这就是业余的人和高手的区别。
搞运动学研究的人发现,那些普通的运动员,就会拼命练自己已经掌握了的动作,而高手就会挑战那些高难度的动作。
普通人永远处在那个舒适区,做着自己擅长的事;而高手则脱离舒适区,进入学习区,不断挑战自己,持续做自己不会做的事。
所以要想成为一个领域的高手,就必须脱离舒适区,进入学习区。把这个领域中大的知识体系拆分开来,拆成一个一个具体的小模块,然后分头去练,把每个模块都练到极致。
真正的高手都是通过刻意练习,不断重复,最终成为一个高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