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闹得沸沸扬扬的腾讯入股永辉超市的消息,到永辉超市公告的发布,算是尘埃落定了。
12 月 11 日晚间,永辉超市发布公告称:
林芝腾讯科技有限公司(“腾讯”)拟通过协议转让方式受让永辉超市股份有限公 司(“公司”)5%股份(“股份转让”),有关股份转让的具体细节将由双方进一步 磋商并签署正式股份转让协议确定。此外,腾讯拟对公司控股子公司永辉云创科技有限 公司(“云创”)进行增资,拟取得云创在该次增资完成后 15%的股权,有关增资事宜 具体细节将由云创各股东与腾讯进一步磋商并签署正式增资协议确定。
至此,腾讯进军新零售已初现端倪,很多行业内人士声称这是要打造腾讯版的盒马鲜生。
另外,京东这边也没有闲着,家电事业部和五星电器达成了战略合作。
阿里那边乘胜追击,盒马鲜生首家便利店盒马F2于本月开张。
这边阿里和腾讯掐架红热化,那边小米也在积极布局小米之家和小米小店的扩张,雷军表示小米之家的目标是1000家。
再看看国外的线上巨头亚马逊,他们在16年底就宣布要开2000家线下实体店,尽管第一家Amazon Go因为技术问题并没开放,但这并没有阻挡他们继续下去的动力。
我们不禁要问,为何这些依靠互联网技术崛起的巨头们,在建立了成熟的线上商业模式后,把他们的线下对手逼迫得纷纷进军线上的时候,突然“倒戈”割地线下市场呢?
线上市场无法打造完美的消费体验
线上市场由于消费者的感官体验单一,无法与可以运用多种手段刺激消费者感官的线下市场对抗。
线上市场消费者接触到的只有文字、图片,有限的视频和音频,再无其他。当消费者对商品的品质和信任度没有特殊要求的时候,线上市场的便利性才会充分发挥;而线下市场,尤其是生鲜类对品质要求较高的品类,商家的表现手法则丰富的多,也能够融进其他元素来扩充想象力。
目前这些线下店经营如何呢?
小米的线上线下市场对比
16年至17年间,线上市场处于震荡状态,对应的线下市场却在稳步增长。
盒马鲜生目前已有23家门店,根据华泰证券研究报告显示:
最早开业的盒马上海金桥店2016年全年营业额约2.5亿元,坪效约5.6万元,远高于同业平均水平(1.5 万元)。目前,此店已实现单店盈利。
来自永辉超市超级物种的相关负责人则声称:
超级物种“目前最好的店”单日高峰一天 60 万以上,日均客流 6000-7000 人,客单价在 90-150 元之间。
看来这些线下的新事物经营得都非常不错。
为什么同样是超市,他们就能比传统超市做得更好呢?
用户体验不同!
这些新兴超市的定位仍然是直接面对个人消费者,但是他们是以“餐饮体验、购物体验”为中心,用他们擅长的“电商”和”物流配送“做支撑而打造的一个食品超市综合体。
表面上消费者消费的是产品,但实际上他们是为自己良好的体验而买单。
体验是无法用语言来描绘的感官反馈,需要以实物来支撑,这是电商的短板,也是传统超市的不足。
以盒马鲜生为例:
-
盒马鲜生是以水产品为主,大部分还是鲜活的,而传统超市则以冰鲜为主。菜市场尽管也有大量鲜活的水产品,但盒马鲜生给消费者的体验是更精细更有致。
-
盒马在店内设立了独立的餐饮区和烹饪区,给了消费者“现挑、现做、现吃”的体验,这是传统超市做得不够好的一面。
-
盒马凭借自身电商和物流的优势,打出“线上下单,五公里内一小时送达”的口号,消费者可以足不出门迅速拿到选购的商品。这是传统超市目前无法做到的体验。
-
蔬果、净菜细心清洗分类,以家庭为单位小份独立包装。仍然是从消费者体验出发,满足“懒”的欲望,送餐服务模糊了外卖和外送的区别,提高消费者粘性。而传统超市在这方面做得非常粗心。
-
盒马的目标群体是互联网人群,他们对高品质和新鲜度有更高的要求,盒马识别出了他们的需求并以自己擅长的方式满足了他们。传统超市的目标群体还是大众群体,无法做出针对性的优化。
-
阿里的移动支付完美融入盒马线下店的支付系统,比起传统超市更为快捷。尽管无人支付暂时没有入驻盒马,可以预见将来一旦实现,以盒马为代表的线下超市会迎来更加汹涌的客流量。
但是目前盒马仍然收到消费者的“新鲜食材,粗糙加工”的抱怨,所以在改善消费者体验的路径上,目前只是迈出了第一步。
围绕消费者体验为中心,阿里下出布局盒马生鲜来呈现新零售的一步棋,目前来看是非常有效的,这也会对其他零售业起到示范作用。
零售业未来怎么走,从盒马鲜生和超级物种来看,单纯的卖产品是行不通了,还是要着手消费者,围绕提升消费体验,结合高新科技才能做出行业的领跑者。
至于未来的消费体验会是怎样?
在这里脑洞一下,假设VR,AR技术足够成熟,在购物体验上会带来怎样的应用?
脑洞二,如果人的感官意识可以复制和同步,未来会带来怎样的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