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地利心理学家维克多弗兰克说过,一切自由,一切真理皆依赖于个人作出并予以实施的选择。
选择让我们成为自己。而成为自己应该也必须是我们生活的唯一原始动力。
在人本主义心理学中的重要概念认为,我们天然有一个精神胚胎,没错,这个精神胚胎是与生俱来的。但可惜,它就像真正的胚胎一样,是非常脆弱的。
精神胚胎的成长在绝大多数不幸的人那里,被我们至亲的人扼杀了。在朝夕相处的正常日子中。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在他的重要作品《自卑与超越》中也详尽阐述了他的核心观念,一个人的人格基本在四五岁之前就被定型了。当然,也就是说又陪伴在这个孩子的身边的至亲的人跟他一起完成了定型的过程。也就是说童年的关系模式会成为我们的内在关系模式,这就是人格。
而后,我们不断将内在关系模式,即我们的人格和思想模式投射到外部的人际关系上,从而生成了一个又一个选择。
这些选择带给我们幸福或者不幸。的的确确是在我们内在关系模式的引导下主动完成的,而非看似偶然的“命运”之神决定。
所以看似因为偶然造成的“不幸”,也是因为我们自身的选择。而那个健康成长或者被提前扼杀或者发育不良的精神胚胎,是我们在成人后做出的选择的推手。
虽然,事实却是是如阿德勒的心理学中所描述的那样,我们的人格,在四五岁前就差不多定型了,我们还是要尽力去弥补至亲的人给我们的精神胚胎带来的伤害。
怎么做呢?最核心的方式就是:做自己。成为自己。
只有做好自己,我们才能真诚地对待自我,和与别人建立健康长久良好的关系。而这些关系是我们不可能脱离其而独立存在的。
我们要努力摆脱潜意识对我们自己的操控,用更加准确的心理行为实现自主选择,给出更准确的反应。
所以原生家庭的伤害虽然极其严重,很难扭转,这里的伤害甚至包括那些看上去“幸福”“健康快乐”的家庭。
如果至亲之人伤害到你的精神胚胎的成长了,那么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局面和“命运”的趋势难以扭转。但是,绝不是致命的。如果你认清并且有意识地去改变,甚至用力重塑自己的精神胚胎,那么家族命运轮回的不幸链条,可以在你这里斩断。
武志红老师也说到,做自己。成为自己。你的人生不应该只是别人生命的延续,而要有你自己的意义。这也几乎是幸福的最根本手段。
苏格拉底说,未经审查的人生没有价值。你必须省察你的生活和你自己,并对自己的人生作出每一次的选择。
武志红老师在他的作品中多次提到印度哲人克里希那穆提。可以说这位哲学家是一位真正意义上的灵魂的修行者。跟现在市场上泛滥的鸡汤类灵修简直不是一个世界。
重视理性。而不是什么岁月静好。
点亮自己内心的光,而不是什么大家做伴儿手捧莲花,坐看云起。
省察那些习以为常的价值观,信念和教条,省察那些几乎无时无刻不控制你的潜意识。摒弃非理性的虚假自我,珍惜诚挚的关系和毫无利益心的热爱。
那么你的生命就熠熠生辉。像德国哲学家尼采说的一样,知道为什么而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