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读《活着》

初次读《活着》还是大学时期,当时从图书馆借来一本薄薄的书。为了照顾读者的感受,余华倒是把这本书写的很短,但就是在这么短短的篇幅中凝聚了大量的悲剧,一个接一个的悲剧让人猝不及防,本来的第三人称叙述在叙述悲剧时便转换为第一人称,这是对于作者的一个而已找到了合适的时间,但对于我们而言却是再也无法冷眼旁观别人的悲剧之能事,每一个人都可以在阅读中找到自己的影子,而这些悲剧就和我们每一个人联系了起来,再也无法脱离出来而存在。

于是,我们每一个人到看到了自己身上富贵的影子,每一个人都看到了自己不可能割舍的命运的影子。最终,我们明白,活着本身就是一种意义。而无需其他理由,只需活着便是存在的理由。开始越是读者越感觉消极,而后,越是读者也是感觉一种坦然, 甚至是一种人生在世的幸福感。也许我们应该在听听那首激发着余华创作《活着》的那首老歌曲《老黑奴》。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再读《活着》时,已经不知不觉到了不惑之年。很奇怪,20年前读这本小说,也是持续一个劲的读完。二十年后,同样也是一个...
    徐小晫阅读 3,868评论 6 7
  • 题记:,"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喊叫,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
    还是那海阅读 4,274评论 2 50
  • 再读余华的《活着》,对人物命运的惨痛而引发的悲怆渐渐止息,另一种的接受与安然悄悄升起在心间。 余华...
    韩非飞阅读 3,517评论 0 7
  • 第八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5月下旬在上海举行,会上公布了“北斗导航系统全球布网”的计划与时间表——从今年到2020...
    聚焦新锐阅读 2,256评论 0 0
  • 不知从何时开始,已经无法干净地笑。 大概,是心里装的东西多了。 得到了,也失去了…
    吴二逗阅读 1,001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