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生日正好是周末,正好遇上了父亲节,我突然想要到父母身边去过,给自己过个特别的生日,也是陪爸爸过父亲节,同时可以跟妈妈学包粽子,真是一举三得。
周六下午,等小凡完成了所有的作业之后,我们出发了,两个多小时之后到达小弟弟家,妈妈刚刚做好了晚饭,我们洗洗手就能吃饭了,妈妈把时间安排得刚刚好。
妈妈包的粽子很好吃,嫂子、小姑子他们都特别喜欢妈妈包的粽子。虽然在妈妈身边待了很多年,看过妈妈包过很多次粽子,但是从来也没有好好学过,没动手做过,就是一个字:懒!
为什么突然又想学了呢?因为我想到我什么也不会做,以后我的两个孩子连“妈妈的味道”都没有来怀念,有点太可怜了,我得学做点东西了。
我提前跟妈妈打了招呼,给她转了几百块钱让她购买好材料,等我们到了的第二天再开始包。
到的当天晚上,我们救开始做准备工作——清洗粽叶、捆绑用的草绳子,切好肉,调好馅料腌制,剥好板栗等等。
清洗粽叶真是个大工程,先用水煮开,再一张一张,正面背面地清洗一次之后,再用清水冲洗一遍。几包粽叶,我们洗了好久好久,妈妈做事情真是很仔细很认真的。
第二天妈妈一大早起床,第一件事儿就是把糯米给泡了,在清水中泡一两个小时之后捞起来控干水分,再洒入一些纯碱拌一拌,调节一下颜色,然后就是加点盐,浇上一些加热过的花生油拌均匀待用。
然后就是准备肉、板栗、脱壳的绿豆,还有咸蛋黄,这些作为粽子里的馅料,包在糯米的中间,分量足,特别好吃。
开始包了,看着挺容易的,眼睛是看会了,但是手还是不会,怎么都弄不出有棱有角的好看形状,不仅如此,还绑不严实,搞得不是这儿漏米就是那儿漏米,为了补救又增加好几张粽叶包裹在外面,绑得也是乱七八糟的,好难看。
十五斤的糯米,我们包了一个上午,腰酸背痛的,真是很不容易啊!我还时不时到处溜达,打打酱油,妈妈却一直坚持着包,没怎么动过,定力真是好,做事的态度我也比妈妈差远了,差距大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