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读写|《围炉夜话》:世事不必件件能,唯与古人心心印

原文 :

不必于世事件件皆能,惟求与古人心心相印。

译文:

对于世间种种事情不必样样都知道得很清楚,但是一定要对古人的心意彻底了解而且心领神会。

大千世界,世事纷繁,一个人如果事事涉足,只会导致事事不精,正所谓“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早年的诸葛亮,虽然躬耕于南阳,与世隔绝,但于隆中之时早已熟读兵法且深谙天下之势,他的“军事才能”便算得上是“术业有专攻”。

假使他事事尝试,也许就没有日后的“辅佐天下之才能”了。所以,给自已的“特长”把脉,是一门功夫。“琵琶轻扫动人怜,须信行行出状元”, 三百六十行,没有高下贵贱之分。不管是“陈尧咨射箭”,还是“卖油翁分油”,好汉不怕出身低,只要专于一事就能熟能生巧,通过长期反复苦练就能达到圣境,这就是现代人所言及的“工匠精神”。这种“工匠精神”与古人的通达思想贯通,灵活而不拘泥,笃信而不死板。

哈尔滨有个劳动公园,顾名思义,里面所有的展示都与劳动有关。比如车、钳、铣、铇、磨等等各个工种的机床设备,工人操作设备的状态,劳动模范的英雄事迹,还有工运历史展览馆。

在公园的一个岔路口,建有一个大花坛。正中间的围墙上镶着四个大字“工匠精神”,它的正对面就是两个人正在聚精会神地操作着机床。

公园内还建有一大排劳动模范光荣榜,而且结尾处有一大排空白区域,每一年的劳动模范都会重新把名字填进去,让人们记住他们曾经的贡献。这可能就是哈尔滨这座重工业城市讲究工匠精神,讲究精益求精的特色吧。

世间的学问太多太杂,要一一学尽是不可能的,况且世间的事物未必件件都值得学,有些事学了反而不好,不如不学;有些事不十分重要,并不需要花太多时间去学。人间的道理,最重要的还是在于人的本身,其余的都只是用法。如果连人的本质都不能掌握,一切学问都是无益。

古人求学问,必从做人开始,所谓“本立而道生”。人对本身的掌握, 便是一切学问的根本,人透过对自我的了解,对家庭、社会、人群的了解, 然后才能由自我的掌握逐渐扩大,而去掌握、改变他所处的环境。

古人往往由修身、齐家说起,然后再谈治国、平天下,这是一切学问的根本。若能与古人心心相印,不失根本,再去学一切经世致用的道理,才不会走偏,将学问用错,违背了人类真正的需要。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