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观义095:僖公三十二年·无用之人读书才没用 孔门弟子三千,其中卓有才识者七十二人,被后人奉为孔门七十二贤。众多弟子之中,真正被孔子点名...
《春秋》观义094:僖公三十一年·“敬鬼神”故事小考 “子不语怪、力、乱、神”——孔子从不主动谈及怪诞、蛮力、暴乱、鬼神这些吸引人眼球的巷子谈资...
先把刀落在定义上:“最重要的事情”= 在余下三十年里,让可控的东西持续复利,并把不可控的损耗降到最低。 推导下来,答案只有一个底座——可用的身心...
《春秋》观义093:僖公三十年·关联事件背后的利益勾兑 天下没有绝对割裂的事物,自然也没有绝对割裂的标准。孔子一生推崇礼乐,却还是希望整个社会是...
《春秋》观义092:僖公二十九年·“惠此中国,以绥四方”的作用力方向 《诗经·大雅·民劳》中有“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之句,“...
《春秋》观义091:僖公二十八年·战略上的赢家 僖公二十八年,发生了两件大事。一是城濮之战使得晋国一战成名,成为东方诸侯中唯一可以扼制强楚北犯的...
《春秋》观义090:僖公二十七年·孔子所刻意回避的“晋文”故事 “子之所慎:齐、战、疾”——孔子一生所特别敬慎的事儿有三件,分别是祭祀前的斋戒、...
《春秋》观义089:僖公二十六年·孔子的“药方” 世道不好时,喝口凉水都塞牙。伴随周王室的式微,礼崩乐坏的趋势在春秋之世愈发明显。连孔子都感慨“...
《春秋》观义088:僖公二十五年·被抹去的勤王之功 孔子一生“思不出其位”,很少直接评论当时的诸侯国君。整部《论语》之中,关于诸侯国君的直接定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