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十三》——孩子们的无奈】
昨晚,我看了《狗十三》的点映场。
这部13年就在柏林国际电影节上拿了奖,却一直“被禁”推迟到今天才得以上映的影片,是一部青春片,讲述的是一个13岁女孩的成长故事。
但是却是每一位家长都该去看看的故事。
曹保平导演在谈及初衷时曾说了这样一番话:“没人注意到我们是在什么时候突然长大,但那一天的到来其实很残酷的,我想让大家回头看看这一天。”
确实,《狗十三》做到了。
长大这个词,就如电影里一样,真实且残酷。
故事情节其实很简单。
13岁的李玩,父母离异她和爷爷奶奶生活。父亲重组家庭,从小,她就是孤独的,父母的爱,几乎为0。
父亲送了她一条狗,酷爱物理的她,给狗狗取名“爱因斯坦”。小小年纪,好不容易有了最忠实的陪伴者,爷爷却把狗弄丢了。
一家人只觉得狗是个畜生,丢了就丢了,只有她疯了一样外出寻找。继母为了讨她欢心,找来一直类似的狗冒充。一家人合起伙来演戏骗她,她一再否认,却又被大骂了一顿“不懂事”:不就是条狗,都一样!
弟弟不停打狗,狗狗生气咬了弟弟,一家人把狗的腿打折,送进了“狗肉馆”,她伤心难过叛逆喝酒,却被父亲以不懂事为由,砸伤了手,掐着脖子暴打了一顿。
从丢狗、找狗的过程中,她慢慢体会到了成人世界的真相:充满着谎言、虚伪和欺骗,不分是非且自以为是。
但在一次次反抗却被暴打中她也渐渐妥协:只有活成大人喜欢的样子,你才配得到大人的疼爱。
后来她就如所有人愿的“长大”了。
从一开始固执的想选自己喜欢的天文兴趣小组,到后来接受父亲的安排参加英语口语比赛。
从一开始固执的疯狂的寻找爱因斯坦,到后来即使在路上碰到了,也装作看不见。
从一开始因为狗和父亲大吵大闹,到后来在狗狗死亡时,红着眼睛安慰父亲“没事的”。
从一开始因为父亲失信,直接在应酬场合上摔门而去,到后来,大人们即使为她点上一盆狗肉,她也犹豫了一下,顾及着大人的面子吃进了嘴里。
从一开始,不甘不愿的陪着爸爸应酬,到后来可以坦然的在酒席中仰头灌下一杯红酒。
她长大了,懂事了,会看眼色了,懂得顾忌场合了。即使心有不平也不再大吵大闹了,学会委屈自己妥协了。
本来短板的英语考了全年级第一,物理竞赛也得了全省一等奖,保送高中了......
她成为了一家人骄傲的孩子了,所有人都称赞她。
可却没有人看到她在表情淡定的装作不认识爱因斯坦后,一个人躲在墙角痛哭的样子。
那一刻,丢的又只是狗吗?丢的还是曾经的自己吧?
不再轻易的把真实情绪表现出来,不再“不懂事”的去固执追求着对错,不再任性的去反抗大人们自私的决定。
遇到委屈笑着说句“没事”,悄悄的把哭声调成静音,始终微笑的去面对一个又一个不喜欢的场合,乖巧的做个懂事的孩子,只在无人的角落痛哭流涕。
长大是残酷的,因为你长大了,连崩溃都要懂事点。
其实李玩又何尝不是中国式家庭中孩子的真实写照?
有多少孩子,因为父母的反对和固执,放弃了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理想?
有多少孩子,在跟父母的交流中,父母压根不愿意听你说话,就一口咬定你不懂事,你错了?
有多少孩子也曾叛逆过反抗过,可最终却敌不过父母的拳头,战战兢兢的妥协?
又有多少孩子,为了成为那个“懂事”的孩子,为了不成为那只被敲断腿,被卖去狗肉馆的狗,慢慢磨掉了性子,像狗一样学会察言观色,讨好家人?
而李玩的爸爸又何尝不是在代表着中国太多的强权父母?
有多少家长,除了成绩以外,他们根本不关心子女真正的想法?
有多少家长,根本不愿用平等的姿态去和孩子交流?
有多少家长,总是以工作忙缺席孩子的成长?
有多少家长,觉得孩子是自己的所有物,逼着他们实现自己未完成的梦想,用一句“我都是为你好”,固执自私的替他们决定他们的一生?
又有多少家长,等着孩子说一句谢谢,却从没想过要向孩子说一句道歉?
面对着一个从不会反省自己的错误,只想着要让孩子认错改变的家长,在完全不对等的关系里,各色暴力下、想要活下去,除了妥协、讨好,还有别的选择吗?
前一段时间某节目组采访了许多父母及已经长大成人的孩子:
“你是什么时候突然觉得孩子长大了呢?”
“你是什么时候突然长大的呢?”
答案花样百出,让人深思的也很多,可那时让我印象最深刻,也最普遍的回答是这样的:
父母:“当孩子懂事了,能体谅我们,知道我们是为他们好的时候”
孩子:“当我开始学会察言观色、妥协、不说话的时候”
看着这两个答案,那时的我沉思了很久,那时我想:
当你夸一个孩子:“你看这个孩子好懂事哦”时,你又怎么知道她不是害怕、沉默、妥协呢?
在家长心中,孩子按照他们的思维方式说话、做事、学习、选择时,他们才会觉得孩子懂事了、长大了。
可他们却不知道:
在孩子心中,变成你们喜欢的懂事模样,其实就是在杀死最真实自己的过程。
痛苦但无奈。
但这又是最残忍的吗?
不是。
在看完电影后,我看到很多人的评价:“李玩这孩子真不懂事,太叛逆了。”
那时我陷入了长久的沉思。
后来我才意识到,不知不觉间,我们都变成了李玩的爸爸。
在以成人思维,判定着孩子的对错。
不知不觉间,这些电影海报上曾经我们所厌恶的句子,现在也从我们口中说出来了。
我们每个人都是李玩,个性、脾气统统都丢掉了,梦想、初心也都慢慢遗忘,我们被逼成人,成为一个平庸的成人。
但其实,真正的李玩早死于13岁的那场家暴。
之后的李玩可能终成长为和她的家长一样:在酒桌上左右逢源,虚伪奉承,欺骗谎言张口就来,孩子不听话,伸手就打......
《大话西游》结尾处的那句话:
“你看那个人,好奇怪哦,像一条狗。”
但其实,在成年人的世界里,变成一条狗不奇怪,奇怪的是那些不变成狗的人。
所以家长们才会极尽全力的扼杀掉孩子的“真”,让他们学会“假”。
被打、被骂、被说不懂事、被逼长大......
道歉、认错、妥协......
最后你只有被驯服成了一直听话会察言观色的狗,才能在这样一个残酷的世界,生存下去。
他们确实在为了你好。
只是最终所有人陷入了一个死循环。
每个人都曾是李玩,也终将变成生活中一只被驯服的狗,进而又变成另一个“施暴”的李玩父亲、继母、爷爷、奶奶......
没有一个幸存者。
最终我们都变成了一个懂事的大人,没有那么的快乐,慢慢的接受失去,越来越心狠,越来越偏执。
千万个不愿意,但却无法改变。
hypocritical
伪善
这个在电影中不断被重复的单词。
或许就是成人世界及许多中国式家庭中最本质的形容词吧?
欢迎来到现实世界。
大家都带着面具而活,谁又不是伪善的呢?
丁俊贵
2018年12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