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父亲已经离开我们8年了。这8年来,他时常出现在我的梦中。有时,看到他的照片会凝望停留一会,想和他完成一个心神的交流;有时看到远远一个老人骑车或走路的背影,感觉好像父亲,内心就会泛起一阵酸楚。父亲刚走那几年,无论在电视上或手机上(听)看到了触动心灵的话,就会悲从中来,放声大哭,现在慢慢平复了,眼泪少了,但内心的伤痛永远无法抚平。
一直想写回忆父亲的文章,但一方面自己文采缺乏,一方面好像父亲这一生太平凡,没有丰功伟绩,没有轰轰烈烈的事情,感觉无从下笔。但不写总觉的对父亲没有一个交待,没有从内心深处进行一场刻骨铭心的回忆,许是时机到了吧,才敢斗胆下笔......
父亲1944年11月18日出生在一个积贫积弱的家中。那时人们的日子都不好过,父亲家里尤甚,因为一大家人,病秧秧的多,只有大伯、父亲、姑姑等几个劳力,吃不饱饭是正常的,衣衫破旧也可想而知。上学可能是一天中最幸福、最解脱的事情,放了学还要去卖凉粉(家里经营的小买卖)。据父亲回忆说,有一次卖凉粉,可能不太灵活,被大伯打了一巴掌……我当时听了好恨早已去世的大伯,心里一直认为他是一个坏人.......冬天要上山砍柴,没有干粮,拿几块冷红薯,冻的冰茬都在上面,因为饥饿也要连冰茬一块咬下去,渴了就喝溪水........每每父亲给我们回忆这些事情,我那年幼的心灵就痛恨那穷苦的岁月,为什么让父亲受那么多磨难。妈妈就会说:忆苦是为了思甜,珍惜现在的好日子吧......
感谢新社会,感谢共产党,曙光也照到了这贫困的家庭,初中毕业父亲被选召入伍了。那个年月,当兵可就吃上公家饭了,从此再也不忍饥受冻了,还能在部队学习文化,认识战友,总算摆脱苦难了。但是当兵的地方也很艰苦,新疆喀喇昆仑山口,冬天很冷,呵气成霜,可能也没啥菜吃,我第一次从父亲那里听说“皮亚子”,可能是他们经常吃洋葱吧......当兵的岁月父亲没有给我们太多回忆,只知道他表现不错,当过“五好战士”,一路走来从班长到副排长,也算英武吧。我为父亲骄傲点赞!嗯,也有危险,听父亲说有次巡逻到中印边界时差点掉到悬崖底下.....上天真是眷顾善良苦难之人呀!当兵可能是每个人光辉的历史,父亲每每回忆起这段岁月,脸上的表情是幸福而又满足的.......
退伍以后,就被顺理成章安排了,刚转业先分到了县粮食直属库的粮食加工厂,一个月后直调县团委,也参加过全民修阳安线铁路......该成家了,小伙子英俊帅气、为人忠厚善良、又是苦难出身(和现在择偶观不同),被人介绍认识了独立能干,当教师的母亲。有了哥哥和我,有儿有女,又是干部家庭,也算其乐融融吧,开始踏实工作,认真过日子,抚养儿女长大.....在我们少年的时候,父母做的最浩大的工程就是翻修了我们住的房子。当时一家四口挤在二十多平米姥爷留下的平房中,又小又旧经常需要修补,终于在1984年(我10岁)的时候决定修房子啦!买了隔壁邻居的旧房,又四处托人买钢筋、水泥、木头(其中周折不须细诉,我和哥哥帮不上忙,但很懂事自己照顾好自己),终于在亲朋的帮肋下盖起了两层小楼!那个年月真不容易呀,要知道父母无依无靠白手起家,全靠省吃俭用精打细算才有了安身立命之所....... 前两年我每次回老家,先去看房子(现在己易主)主人不在,我扒着门缝往里瞅,后来人家回来了我楼上楼下走了一遍,斯人己不在,人去楼空……洒了几滴热泪。真是“物换星移几度秋”,两层小楼花费了父母多少心血,承载了多少我们青少年的回忆呀!.......现在改造旧城要拆了,从此我要到哪里去寻找乡愁?
父亲一直在政府、人大工作,按世俗的观念,政府机构的人总要谋个一官半职才算成功,但父亲直到退休都只是科级待遇。可能与他忠厚老实、直率简单、不会周旋有关吧。当兵出身,读书不多(后来在西安党校进修过),不善言辞。但是他勤劳善良,待人忠厚、热情,我现在回忆起来,冬天握着父亲温暖的大手很粗糙,上面还有茧子。母亲在学校工作忙,又是骨干教师,大部分的家务由父亲承担,我们的家风是严母慈父。父亲很重视我和哥哥的教育,我们俩也不负期望,分别由全县第二(当然是哥哥)二十三名的成绩考上了中专,翻越了秦岭。父亲很开心,临行前全家专门找人帮忙摄了影,留了念。
上中专后,父母亲多次利用出差的机会到学校看我们,或拜托熟人来看我们,从家里准备许多好吃的。我记忆深刻的是炒一大瓶我爱吃的泡菜鸡丁,宿舍人都说好吃,我经常藏起来偷偷吃......
我分配到汉中工作的时候,学校有些老师听说西乡茶好,托我买茶。父亲有一次竟然自己背了十几斤茶,从公交车下来后,走了几里路给我送到学校。父母为了儿女,真的可以不惜一切......
日子一天天过去,儿女大了,父母也老了。后来我们相继成家,父母承担了看孙子的责任。我那时为了调动要考工程硕士,父母为了让我安心学习,把孙子留在家里照顾,让我全天呆在学校,父亲骄傲的就是我爱学习,曾当人面夸我说:雪雪看那么厚的书......我也从一个中专生自学大专、本科直到硕士,这和父母的教育与大力支持是分不开的。
父亲直到去世前主要和我们住一起,父母亲替我带泽儿,从咸阳到西安,从泽儿一两岁到小学毕业,接送上下学,做家务。让我和老刘安心工作,没有父母的付出,我和老刘无法一路从汉中到咸阳又到西安,无法在各自领域取得今天的成绩。父母恩情难以回报!
父亲身体一直还不错,能吃能跑,爱吃肉,也能喝点小酒,从不吸烟。在家里总也闲不住,拖地擦灰,买菜洗菜,很爰干净......全家起得最早,睡得最晚。我刚到西安那几年没有车,要换几趟公交去咸阳上班,8点钟上课,5点必须起床,父亲也起来给我烧开水、煮鸡蛋,送我出门,冬天天黑有时还送我去公交站......噢,记起来我刚到咸阳有一次下班晚了,父亲竟然不放心去学校找我,要知道我都是孩子娘了呀......啊,父亲,您就是我们的守护者!在您眼里我们永远是孩子!可恨无情的病魔,让您末及古稀之年就离开了我们......
若说享福,父亲走的还太早。现在孙子也大了,儿女也都稳定了,多活几年,肯定能多享些福。现在孩子们想孝敬您,到哪里去孝敬呢?满街好吃的,漂亮的衣服怎么买给您呢?到祖国各地旅游、出国旅游,怎么带您去呢?父亲啊,我想做这一切,可是谁给我机会呢?谁还会让我叫一声爸爸呢?谁还会喊我一声雪儿呢?父亲啊,我想您......
父亲,您的一生是平凡的、普通的。但是,您给了我们生命,给了我们无尽的父爱,儿女从您那里继承了诚实直正善良的品格,您就是我们心目中最伟岸的人,是谁也替代不了的。虽然您走了,但我们的血脉永远断不了,我们的灵魂依然相通......我相信,您依然时常关注着我们,祝福着我们。等到那一天,我们会在天国相见,那时,我还希望您能认出我,叫我一声“雪儿”,我叫您一声“爸爸”......
永远怀念我的父亲一张华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