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禅与日本文化》——铃木大拙
因为很喜欢千年古都,京都,也常去。想多点了解日本文化,kindle搜到这本书,每晚睡前看几章,有时越看越精神。讲到日本文化就离不开禅,作者解释禅与武士道的密切联系之根源——“日本人不喜欢犹豫不决、拖泥带水地迎接死亡,而喜欢像被风吹落的樱花般随风而逝。” 死亡,这就是他们作为武士最容易接受的思想,也就是日本的“事实的根源”。书中摘录了许多大师的名句:颇有禅意的诗句作为了自己的辞世之辞——“生不知死亦不知,岁月只是如梦中。”
最喜欢是讲“茶禅一味”的内容,在“禅与茶道”的第一部分就写到:“禅与茶道的相通之处在于,两者都是努力使事物单纯化。铃木大拙还特意用一章来写“利休与其他茶士”,以人写茶,以人写禅,将禅学的玄妙变成了人的行为记录“自然之爱”,在这章中,铃木大拙不仅沿袭了之前禅与日本文化各方面的博引旁征,同时也融汇了东西方的思想者如梭罗、艾默生等人的自然之爱,遥指禅与整个世界也是紧密相连。“禅宗的宗旨在于尊重自然、热爱自然、‘自然’地生活;” 就这样,铃木大拙给世人展现出这样的一幕——禅将日本塑造成了今天的样子,理解了禅,便了解了日本人。铃木大拙这样说:“美是永远存在的,因为对于美而言,没有过去,没有将来,只有当下。”日本人就这样从禅宗教法中学到了“如何热爱大自然,如何与包括人在内的一切有情、无情相处。”无论是决定生死的剑道,还是营造心境的茶道,禅都是日本人生活里一部分了。
顺便推荐很美的一部电影《寻找千利休》,基本是讲千利休大师一生的传记,看完就对泡茶、插花、庭院相当沉迷了一段时间。
-----------------------------
2.《后来的事》——夏目漱石
昨天才看完的一本小说,记得N年前去听很喜欢的台湾文案天后李欣频老师的讲座,她就聊到,不能忍受男朋友以为“村上春树”是一棵什么树、“夏目漱石”是一颗什么石头而分手。哈哈哈哈
这本书大量写心灵自我剖析,无所事事的富二代追寻错失的爱情,最终也无果。
“我再没有像那个时候那么深切地感到过朋友的珍贵了。由于过分的喜悦,那天晚上我完全失眠了。这一夜的月色很好,我睁眼看着月儿渐渐西沉。”很喜欢文中的一段话。
3.《斯通纳》——约翰·威廉斯
封面真的不喜迎人,但是被这句“即使不能拥有完美的生活,所幸追求过完整的自我。”吸引,书中让人读到自己的角落太多,让人时时得以观照自我。
“我相信,宇宙在无形中发出不同频道的电波,在某些时刻,你接受到微弱的信号,也冥冥之中决定了你之后的道路,其实从这个意义上而言,斯通纳是幸运的,他早早地接受到了这信号,不用犹疑、不用挣扎,只是顺着这条道路走下去就可以。”
4.《海边一年》琼·安德森
就是作者50岁那年婚姻陷入困境,独自在海边生活了一年。跟大海、海豹、渔夫的连接,全然的打开,放下,学会了接纳和包容,获得新生,找到活力,找回真实的自我。每个人身上就隐藏着没被释放的潜力。人生最重要的功课就是要学会如何去爱,发现爱,爱一直在我们的“内在”。
5.《刺杀骑士团长》——村上春树
在刚开始三个月苦逼的学日文时,这本小说都不舍得一下看完,就是我的精神慰藉啊。毕竟他的新作等了7年。上一次痴迷看他的《1Q84》很喜欢里面的青豆,甚至会在书里学习她的饮食方式。看我看得如此痴迷,先生也买了一套日本版的追完了。
看书的过程就是老有一种想要画画的冲动。里面有许多的画画细节,村上是爵士音乐介绍狂魔,书里的一些特异搜来,好好听如《The River》Bruce Springsteen的专辑。
里面还有一些威士忌酒呀,各种车的描写呀。跟一些朋友聊天也能随便扯上几句装13哈哈哈哈。最喜欢的是结尾跟孩子说,要相信有骑士团长的存在比较好哦,这感觉就像看宫崎骏的电影啊,好治愈。这结局也是最不村上结局的结局啦,不剧透。
6.《相约星期二》米奇·阿尔博姆
前几天分享过,没想到N年后我会做临终关怀义工,也周二去陪伴这些重症的老人或病人。真的是老人才是真正的义工,用他们的生命状态给我们启发。如何更好的面对当下的生活。
如果有24小时的健康,你会想要做什么呢?就是如此普通平凡的一天。
7.《好的孤独》——陈果
复旦大学哲学系讲师,去年底和今年上半年要作为讲师开展“爱与陪伴一堂公益课”分享,搜一些演讲技巧时被她的讲课视频所吸引,优雅,率性,好看的服饰。还有她讲的内容也是最感兴趣的话题,哲学。
里面有一句古希腊哲学家说的话很认同:“干扰我们的,不是事物本身,而是我们对事物的看法。”
8.《流浪集》——舒国治
散文的美,作者的思想,他坚守的信念,都在文字和行动里体现出来,阅读就是最快速阅览不同世界不同思想最简单的方法吧,读得越多越觉得自己渺小无知,也越能包容吧。这本书是很多年前看过的,因为前几天写作业又翻出来重看。依然很喜欢,走路喝茶喝咖啡睡觉,用尽所能用尽的所有姿势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也看了他的《门外汉的京都》,甚至带着这本书去京都几次,就是每天每天走两三万步。细细的感受古都的静,小而美。
9.《醒来的女性》——[美] 玛丽莲·弗伦奇
被称为“第二性”版小说篇。醒来是一个漫长而痛苦又孤独过程,即便如此,如果可以,我还是宁愿选择醒来。
开篇的主角女性——米拉,她的人生就代表了千千万万女性的遭遇,从小被教育要贤良淑德,接受良好的教育是为了找到更好的男人托付终身,如果在酒吧和男生聊天喝酒便被视作淫荡,可能会被抛弃也可能会被性侵,步入婚姻之后要为了丈夫的前途而牺牲自己的一切,然后开始忍受看似幸福实则让自己逐步陷入崩溃的“幸福家庭生活”,最后因为丈夫的出轨而选择了离婚…
如果故事到这里结束,米拉就没有被塑造的必要了,仅仅成为了一个悲剧的承担者,而米拉结束婚姻之后重新进入哈佛大学重新开启了自己的新生命,也因为走出了家庭她有了更多的机会认识周围的女性朋友,从一个遭遇压迫者也成为了见证压迫者,同时在此之间,她又遇到了人生真爱伴侣,但是这位男性和她结合的要求,竟然是让她放弃外在的一切去跟随他去非洲做一个全职太太,米拉选择了拒绝…
整部小说也从米拉对自身遭遇的叙述变成米拉身边那十几位女性朋友,她们各自生命遭遇的集结,让各种社会存在,各种社会背景,处于各种人际关系中的女性将她们各自生命中黑暗晦涩的一面,通过文字的渲染过分真切甚至过分残酷地展现在我们面前,仿佛她们就是我们的母亲和长辈,是我们的姐妹,身边的朋友,也是你我自身。看小说的过程就是觉得这一切太真实。如书中结尾所言,去他的将来。先喝一杯吧,享受现在。
——————————————————
10.《纳尔齐斯与歌尔德蒙》——黑塞
纳尔齐斯和歌尔德蒙分别代表了人的两种天性——理性和感性。纳尔齐斯的人生是象征理性的人生,而歌尔德蒙的人生则是象征感性的人生。对于两种人生,对于他们两人的区别,纳尔齐斯启发歌尔德蒙的时候有一段精彩的论述。纳尔齐斯对歌尔德蒙说:“象你这一类的人,天生有强烈而敏锐的感官,天生该成为灵感充沛的人,成为幻想家、诗人和爱慕者。比起我们另外的人来,比起我们崇尚灵性的人来,几乎总要优越一些。你们的出身是母系的。你们生活在充实之中,富于爱和感受的能力。我们这些崇尚灵性的人,看来尽管常常在指导和支配你们其他的人,但生活却不充实,而是很贫乏的。充实的生活,甜蜜的果汁,爱情的乐园,艺术的美丽国土,统统都属于你们。你们的故乡是大地,我们的故乡是思维。你们的危险是沉溺在感官世界中,我们的危险是窒息在没有空气的太空里。你是艺术家,我是思想家。你酣眠在母亲的怀抱中,我清醒在沙漠里。照耀着我的是太阳,照耀着你的是月亮和星斗,你的梦中人是少女,我的梦中人是少年男子。
黑塞是最近几年很爱的一个作家。而且今年在阅读中发现一件很好玩的事情就是:我很爱读黑塞,黑塞最喜欢读尼采(找来尼采读,喜欢他的诗),尼采又喜欢读叔本华。以前对叔本华的书完全看不进去。发现后再去翻,觉得叔本华的书也很有意思。哈哈哈,连环追杀阅读,终极还是来到哲学层面。其实发现所有的身心灵(道、佛、禅,修,物理量子科学)都在讲同样的东西,只是大家用词不同而已。这个在《与神对话》123里面归纳得更齐全。
他的《悉达多》看过好几遍。当年世界大战他接受很多迷茫读者的提问时回答:“我不能回答您的问题,我自己的问题我都不能回答。我和您一样在残酷的生活面前束手无策,感到压抑。然而我相信,荒诞可以克服,办法就是我总是给我的生活以意义。我想我对生活是否有意义没法负责,但我有责任把我自己只仅有一次的人生过好。”
记得09年开始写总结,之后每一年会会写当年最喜欢的电影和书,已经完成了哪些挑战,以及下一年的想做的一些事情。只坚持了三四年就断了。感谢二美布置的作业,让我有机会重来总结,愿以后每年都能坚持下来。
在整理这篇的过程中马上订机票飞重庆找闺蜜玩几天。不再纠结,想做什么就迅速行动。飞马小姐,你回来了。welcome back,and thank you^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