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看孙犁写给贾平凹的信,说道:“我仍认为所谓美在于朴素自然,文章当重视真情实感,修辞语法,有些美文实际是刻意修辞造作,成为时装模特。”我到不以为然。真情实感的文章确实朴素感人,读起来不绕字,通俗明白;美文喜欢堆积华丽词藻,有时候两个字就可以表述出来的情感非要“婉转流长”,排比比喻一起上,但这种表达带来的余味可不仅仅是两个字就表达清楚的,大多数读者想象力是不足的,这也是为什么电影要比书好看的原因,它不用刻意去想象,美文就是通过文字来展现一帧帧的电影画面。“长得青枝绿叶”与“未必不会长得青枝绿叶”的感觉是不一样的。
我虽然喜欢美文但看的美文却很少,有时候别人评论我的文字“小清新”,我会“虎躯一震”,生怕自己露怯,因为像串糖葫芦一样堆积文字纯粹是为了掩盖自己的无知,写出来的总结就像一个大网扔出去捞出各种生活的小鱼,只能做鱼汤。
有一段时间我特别喜欢梁文道,有他的《锵锵》必看,淘宝搞活动的时候买了他的《我读》和《关键词》,《我读》就是简单的读书笔记,《关键词》是一本批评之书。这本书由一些简短评论文组成,点评时事热点,每篇都有一个关键词。按照《巨婴国》被禁的逻辑,我认为它更应该被禁,每篇评论都揭露了中国社会的“邪恶”与“丑陋”,这种类型的书没有感情真挚的朴素也没有华丽夸张的比喻,但却字字刺心。在网上有一类人被大家称为“公知”,比如闾丘露薇,比如前段时间揭露儿童猥亵的陈岚,比如梁文道,他们善于发现国外社会的优点,并对国内的一些状况提出自己的看法,然而就是这种形式引起许多网友的不满,“滚到国外去生活吧”,他们的表达收到了种种恶意。公知既不能被捧着也不能被恶名化,正视这种角色、尊重这种角色才是社会该有的。对于梁文道的《关键词》我的感受经过了三个变化,喜欢-质疑-喜欢。对于揭露自己国家的黑暗没有人能在第一时间接受的,总能找出各种理由去掩盖、推脱,甚至认为有些以偏概全。我反而认为有这些公知的质疑和批评对社会的进步是好的,社会如此,人也如此,它在一个患者身上提出生病的源头,这是治病的第一步。整本书写了那么多关键词,唯独没有批评这两个字,我想他的表达已经很清楚了,没必要那么明确。
其实人也一样啊,能独享批评也是一种可贵的品质,就是勇敢提出批评的人太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