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因为工作的很忙的原因,隔三差五的值班,整个人处于绷紧的状态,落完夜班都已经分不清东南西北了,有时候连早餐都没有吃就想狠狠的睡去。运气好的话能够睡上几个钟,运气不好的话刚睡着还得给同事叫醒去处理事。所以整个人都处于半睡半醒的状态,非常的累。
这样的日子维持了半个月,半个月后,生活工作终于恢复了常态。值班依然时有,但没之前那么忙,睡眠的时间相对充足,于是就有时间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了。
看书是这么多年来唯一让自己心旷神怡的事,遇到事后看几页书,能快速的让大脑冷静下来去思考怎么去解决这件事。遇到心情不好或者焦虑的时候,看几页书也能够让人的心情平静下来,慢慢的整个人恢复平静,不再焦虑。于是这个在大多数人都坚持不了的爱好就这样给自己坚持下来了
现在很多人读书都是有功利性的或者目的性的。其实这样挺好的,带着目的去读书,自然不会虚度光阴,收获的东西也能够比别人多。像我这样,随便翻翻的,反而有点浪费时间和金钱。
浪费归浪费,最起码,它带给了我一个精神愉悦的过程,即使过后,郁闷的心情还是会有,但问题已经解决了一大半。
前段时间的忙碌,整个人的状态不怎么样,于是把这唯一的爱好落下了。那时候只认为,只要有觉睡就已经谢天谢地,其它的都不管了。于是开始了两耳不闻窗外事,唯想把觉睡的日子。
经过了一段恐惧的日子,生活回到了常态。于是又想把爱好拾起来,当真的拿起一本书后才发现自己却无法像平时那样看得进去。
拿着书本,翻开了第一页,看了几行字,就有种眩晕想吐的感觉。以为自己没休息好才会这样的,于是放下书本去休息。一觉醒来后,精神饱满,又拿起床边的书来看,还是一样感觉想吐。那时候想,可能自己心里不喜欢这本书吧,于是找以前看上几遍都不会腻的书来看,但想吐的症状丝毫没有得到缓解。
既然如此,那就不看了吧。早上单位突然有事,事情来得比较急,还没有缓冲的空间,整个人就变得无比焦虑。办公桌上有几本书,想着拿它来平复一下心情,让大脑冷静一下,但发现拿起书本的那刻,感觉更加焦虑了。这书有有什么用,看完这书,这件事能解决吗?此刻坏情绪就像憋了很久的雨一样,哗啦啦的出来了。
老是有人说,读那么书还不是和我们干一样的工作,拿一样的工资,还不如把时间拿去玩乐,好好的享受人生。
可能自己就是个劳碌命,就需要折腾才能够顺利的成长。
说一说没读书的这些日子自己的感受吧。
1整个人变得浑浑噩噩的,感觉没有了寄托没有了方向,别人说做什么就做什么,别人说不用做就不做,一点思考力都没有,连拒绝别人的话也说不出口
2精神状态收到影响,身体状况也出现问题。开始食之无味,感觉吃什么都一个味道,而且很多时候连饥饿感都没有,仿佛自己是个铁是个刚,不用吃喝了。吃的跟不上,精神状态就更差,就容易形成坏循环,变得郁郁寡欢,最后一蹶不振。
蛋白质摄入少了,能量转换差了,整个人都变迟钝了,这时候就容易被别人称为呆子。感觉脑子都生锈了一样,怎么想都是错,怎么做也是错。于是人生就容易进入低谷期
当你感到做一件事很不顺的时候,感觉其它的事也会一样的不顺,就陷入了平时自己认为的倒霉时期,天是黑的,空气也是混浊的。
别人会说,就你矫情。不读那么一会书就要命似的,没读过书的人是不是就不该活了,可你看某某就没读两年书,人家混得比你还好。
不可否认,不读书的混得比读书好的也大有人在。可人到老年就会明白,虽然享受过很丰富的物质,但是精神层面始终没有得到很大的愉悦。
记得小时候隔壁屋老大爷去世前的一些日子,老是招呼我们去他家坐,给我们糖吃,但唯一的要求就是读几页书。我们在一边看书,他在一旁感叹的说,读书不一定能过上好生活,但一定能够让你慢慢的享受自己喜欢上自己的感觉。
多年以后,还是记得他的话。自己在体制内干着一样的活,拿着一样的工资,跟其它人相比,真没什么大的变化,穷苦的日子还是要过,但有书为伴,自己慢慢的喜欢上自己,跟着自己的步伐走的时光,还是一样的沁心。
每个人都有适应期,无论是一件事还是一个人。适应的时间有长有短。经历了那么一段不读书后,再想读回去出现头晕想吐的日子,突然间明白,很多事不能急,得慢慢来,看不下书本的内容,看目录总可以了,目录不想看的时候就看多两次封面和书名,一步一步的来,总能找到自己的步伐,回到最初的状态。
书中没有别人说的颜如玉,也没有别人说的黄金屋,可书里能看到最真实的自己,有着最爱的自己。读书,不一定能成大事,但是一定能够遇见最美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