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封底的收获。
陪孩子终身成长是什么:用无条件的爱价值感终身成长的心态陪孩子长成有生命力的生灵。
为什么:你必须成长,才能帮孩子成长。孩子提出的每一个问题都将是彼此成长的一次机会。
怎么做:
无条件的爱为孩子提供幸福和勇气。
价值感让孩子有内驱力去创造成就。
终身成长的心态是一切美德背后的美德。
上面这些是在。日常所有的教育当中,应该遵循的原则,是家庭教育的底层逻辑。
自序。
原文:
第一,在家长眼中,孩子的问题是无穷无尽的。孩子不爱说话,家长便希望他外向;孩子外向了,家长又觉得他太调皮了;孩子很乖,但是不爱学习;爱学习,可是没朋友;朋友多,却不懂得筛选……总之,家长的担心和焦虑无穷无尽,谁也不用羡慕谁。
第二,大部分家长看不到孩子的行为和自己的教养方式之间的联系。家长总希望给孩子找到一个药方,甚至不惜花大价钱把孩子送去各种训练营集中“修理”,也不愿意想想是不是自己做错了,可不可以改进和弥补。
第三,大量家长都是在看到孩子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的时候才着急上火的。在孩子3岁以前,基本上用简单粗暴可以搞定的时候,家长都不会求助于人、求助于知识。但事实上,塑造一个孩子的性格最重要的时间就是3岁以前。孩子3岁前,你做对了,孩子3岁以后,你就会非常省心、省力。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之前你做得不够好,孩子长大了,你就没机会了。家长随时有改变,孩子都能感受到,并且给出积极的回应,因为“孩子爱我们,远胜过我们爱孩子”!
我的思考:第一条规律让我感受问题是人生的常态。重要的是我们看待问题的态度,比如把孩子提出的每一个问题,当成是彼此成长的一个机会。怎样子可以让自己做得更好。
第2条规律孩子的行为跟自己的教养方式很有关系。例如我们家孩子看书没有节制,没有计划,想到看就看。听故事听着听着就入迷,就上瘾就想一直听下去。这种做事情的计划性在我的身上之前也是没有的。 怎么开心怎么来。经常心血来潮叫老公出去吃饭,或者出去爬山,或者心血来潮,干点什么事情,改变老公的计划。老公反对最多的就是他讨厌改变计划。但在大多数情况下,尽管他讨厌他还是尊重我的选择。所以我家有很多不按照计划出牌的事情发生。
我的行动:
每天刻意练习自己的计划性。
把重心放在自己的身上。每天写计划,每天晚饭后复盘自己当天的计划的完成情况。
要让我的改变看得见,让孩子对改变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