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辩护人》开始,关注宋康昊,然后一部接一部——《杀人回忆》《孝子洞理发师》《寄生虫》,再到今天的《思悼》,韩国国宝级演员的选片果然不同凡响。观影过后,百感交集,不吐不快。
电影《思悼》所讲述的故事在朝鲜历史上是真实发生过的,史称“壬午狱祸”。
18世纪初,朝鲜李氏王朝正值英祖(宋康昊 饰)在位时期。英祖舐犊情深,在长子幼年早逝后,他将全部希望寄托在次子(也是英祖唯一儿子)李愃(刘亚仁 饰)身上。在李愃刚出生之际就册封为世子,更为其安排名臣督导功课。然而从小未享受过一天童真,感受过一日父母亲近之爱的世子在巨大的成长压力之下,心理和精神都开始无法承受,终日向往自由。他养宠、画画、唱歌、戏乐,最终活成君王父亲厌恶的模样。在一次又一次父子交锋之间,在君臣与父子的关系之中,李愃终于走上绝路——决定杀掉英祖。在一个瓢泼雨夜,世子杖刀闯入王宫…次日,他因意图谋反而遭到英祖的训斥,并被锁入米柜之中。在接下来的八日里,这对形同寇仇的父子各自回忆起过往的种种。李楦也用自己的生命完成了与父亲最后的对抗。“壬午狱祸”的凶手并非只有君王英祖一人,据说李楦在前一天晚上提刀闯入父王的寝宫。向英祖主动告发这件事竟是李楦的亲生母亲映嫔。后来李楦被装入米柜,提供米柜的是李楦的岳父大人。所有的亲情在至高强权之下,不值一提。
当然作为普通人来讲,“至高权力”尚不可及,也无从评价。何不透过电影,谈谈父母教育对孩子成长的影响?
关于幼童时期的母爱缺失
李愃是在英祖痛失世子后才出生的,所以他理应负起责任,完成哥哥未尽使命。同时,他又是作为英祖有且仅有的唯一儿子,所以他没享受过一日孩童时光。电影中有个细节是幼童时期的世子睡觉时还要吃手指头,母亲映嫔想要请宫女通融陪伴,但遭拒绝。镜头切换到年幼李愃身上,他朦胧中说到:“我不能和妈妈一起睡吗?”细节可见他的诉求最终没被满足。
“母亲陪伴”在孩子婴幼儿时期的成长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0世纪50年代初,Mary Ainsworth开始提出依恋模式中包含了三类依恋关系:安全型、回避型、矛盾型。后来心理学家发现第四种依恋模式:混乱型依恋,并且还发现婴儿时期的依恋类型和未来的情绪安全或情绪问题有关。婴幼儿时期的安全型依恋建立起来后,需要维系的时间其实很长。如果母亲能在孩子出生之后的18个月给孩子持续的陪伴,孩子可以获得初步强烈且持久的安全感,而这种安全感是孩子在接下来的人生中自我意识养成的基础。母亲是幼童成长期的安全基地。孩子从母亲那里获取探索世界直接的勇气。而身而为王的幼童李愃,因礼教森严,被剥夺了这样成长的权利。
关于强权父爱下的男孩成长
电影中有几个重要父子节点足以改变李愃世子的人生。李楦从小是阳光善良、挺拔向上的。他像普通男孩一样,喜欢动物、崇尚弄剑舞刀。但碍于他背负的使命,自幼不得不隐忍所有的欲望埋头苦学。他的每一份竭尽全力都是想要得到父亲的认可,世孙出生绘制的青龙图,惠庆宫生产前所做的梦…点滴的如父愿都是为了获得哪怕是丁点儿的认可。但每一次都毫不意外地换来父亲非常严厉的批评。跟我们每个人一样,他无法通过日复一日枯燥的争取成为一个完美的人。英祖对李楦的日日苛责,挑剔斥骂,实则并非因为他的错,而是一种“父爱如山”压的他喘不过气。这种深受儒家思想的“恨铁不成钢”像极了贾政对贾宝玉的严苛;像极了卡夫卡父亲曾对他施过的“力量、咆哮和暴怒”;像极了《The Judge》中缺席父亲的“无动于衷”…随着溺爱李楦的大妃、中殿娘娘与翁主姐姐们的早逝,保护他的盔甲被逐渐剥离,裸露出这个惊恐苍白的少年。在失去家族长辈女性的庇佑后,李楦很快就身处很多人的算计和迫害中,也被暴露在父王的阴暗沉重的轿辇和阴谋下。从父亲的垂帘听政时对世子当众的羞辱,再到那句致命的“你的存在便是逆谋”,英祖沉重的父爱一步又一步的将世子李愃逼上绝境…
倾盆大雨下,皑皑白雪时,李楦曾瑟瑟发抖地匍匐在地,恳求父王一次又一次的原谅。这样的情景,他不曾记得经历过多少次。因为跪得太久,以至于他无法站起来。但当他卯足劲儿手持利刃,带着一群人冲进父王寝宫,站在父王的窗下,他也没有去伤害父王的勇气。电影巧妙地将世孙与英祖的对话放置在了“行刺之夜”,正是因为世孙看到了父亲李楦的孝母真心,才甘愿做出忤逆之拜。也正是因为这样的真心,他将行刺之举戛然而止。换来的是自己的灭顶之灾。
关于育人先育心
尚未当过父母且除教育理论之外不能再有更多的分享。但由于职业关系,这些年接触到成长期间的孩子倒不少。我曾不止一次庆幸自己的职业选择,能够见证一个又一个生命的茁壮成长。他们与我分享他们的成长故事,仿佛我也不曾道别自己的童年。但越是随着时日增长,越发渐长敬畏之心。知道人生不能重来,所以每一步选择都要担负起相应责任,记得2013—2017年间,我连续在一所偏远的山村小学任教六年级四年。短短一年的时间里要走进留守孩子的心是件很不容易的事情,所以我们有了“育心本”,我们每天通过书写的方式交换着心情与秘密,渐渐生命之间建立起信任。这种对留守孩子难能可贵的信任提供给他们打开心门的勇气,随着“秘密”的交换,我也逐渐改变,想让生命变得更有意义。育心本成为了一种“驯养”,让我看见孩子,也了解自己。许多年过去,我再次翻看那时候为他们写下的话:
“曾经有位外国的儿童教育专家从多个方面讲了孩子生活环境所给他们造成的对应性影响,他是这样说的:如果一个孩子总是生活在批评之中,他就学会了谴责;如果一个孩子总是生活在恐惧之中,他就学会了忧虑;如果一个孩子总是生活在怜悯之中,他就学会了自责;如果一个孩子总是生活在嫉妒之中,他就学会了嫉妒;如果一个孩子总是生活在讽刺之中,他就学会了害羞;如果一个孩子总是生活在耻辱之中,他就学会了负罪感... ...那么这些负面影响是否可以引发我们的思考,如何将这些“负面”修正为“正向”的影响呢?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之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接受之中,他就学会了爱;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认可之中,他就学会了自爱;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承认之中,他就学会了寻求自己的人生目标;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分享之中,他就学会了慷慨;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友爱之中,他就学会了这个世界的美好... ...我期待着孩子们因为这个世界的美好,而懂得带上人生必备的礼物------自信、梦想、努力与坚持,勇敢前行。要坚信终有一天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成为任何一个想要成为的人。”
李楦将那支本该射向靶心的箭射向天空,说道:
愿我们的孩子都能活成他们乐于成为的模样,而非强势教育下的父母期待。
文末彩蛋:
卡夫卡在1919年写过一封著名的、带有报复性的书信《致父亲》,长达一百多页,在信中,他相信,他的父亲破坏了他的个人意志,让他有一种永恒的无力感。文章如下,聊以反思,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