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岁的年纪,处在人生十字路口的风口浪尖上,我总是试图去追寻着这一切的意义,似乎只要找到了答案,就能缓解空虚之感来袭时的恐惧,就能找到一股精神力量支撑着我通过曲折泥泞的人生道路。
这种渴望在空虚时攀上心头,我尝试着从文学、哲学中需找答案。存在主义学派认为人是在无意义的宇宙中生活,人的存在本身也没有意义;西方荒诞文学认为人生是荒诞的,没有价值的,无论如何,人终将要走向死亡,人总有一样的结局。
过度重视死亡这个结果,而忽视过程,难免让人产生极端的悲观主义心理,有一种超脱叫《局外人》,置身事外,对一切都持默然的态度;有一种极端的绝望就是自杀,据统计中国每年超过28.7万人死于自杀,其中有很大部分原因是出在精神问题上,存在之虚无(程度稍轻叫迷茫)是一个很大的诱因。
未来的不可把握,前途的艰难,生命的虚无,这些无不让我陷入泥潭。
终于,有幸接触到了这本书,将我从这种深渊中拯救出来,那就是弗兰克尔的《活出生命的意义》,这是一本十分畅销的书,在美国甚至挽救了许多人的生命,起初我是不相信这些头衔和荣誉的,我认为真正有用的东西在于无声处,在于时间的考验。
书的前半部分讲述弗兰克尔在集中营中的经历,相信有很多人都见识到了其中惨绝人寰臭名昭著的事件。焚尸炉、毒气室,无穷无尽的苦役,饥饿、肮脏、践踏人性、无视生命等。
而弗兰克尔并没有着重讲在集中营这些悲惨的经历,而是以身处的环境为背景,在其中阐释一个个求生的希望,例如在能多得到一勺汤,讲一个幽默的笑话,如何与囚头搞好关系能走在队伍的后面,如何在医治病人时忙中偷闲,如何在苦活中偷偷欣赏大自然的美景。
他骨子里有一种天性的乐观主义,他有自己的使命,他作为精神病医生,就是将更多的病人从病痛中拯救出来,即使自己的医学稿子在集中营中被夺走,唯一的精神支柱被摧毁,他没有一刻陷入绝望,他的好运气加上乐观的精神,以及始终坚信关于生命的信仰让他得以幸存,而那些刚开始就陷入绝望,找不到活着意义的人无一幸存。
正是前面的经历让他有了关于“意义疗法”最初的现实依据,人活着的确不能像弗洛伊德那样纯粹地追求快乐,也不是阿德勒所教导的那样,只是为了追求权力,而是寻找生命的意义。
“意义疗法”不像一般心理治疗那样抓取回忆,内省追根溯源,而是着眼未来,着眼于将来要完成的意义,正是这种疗法拯救了许多人。
人活着的意义究竟是什么?书中分别从几个大的方面进行分析,存在之挫折、存在之意义、存在本质、爱之意义、苦难的意义去说明,但是每个人有关生命的意义是有所不同的,人类的整体意义与个体意义又全然不同。
书中介绍有三种方法去发现生命的意义,这只是从三个大的方向,具体的因人而异,第一是从事的事业、工作;第二是通过体验某种事情或者面对某个人,其中含有各种情感;第三是忍受不可避免的苦难采取的态度。
当然其中最重要的两点就是“爱”和“责任”,这为生命提供了不竭的动力。通过爱,能挖掘你所爱之人和你自己的潜能。弗兰克尔在集中营干苦役时,时常会回忆自己的妻子,正是爱使他转移了痛苦,保持了生命的活力;同时他十分清楚自己的责任,就是挽救更多的病人,为他人寻找生命的意义,正是这一直支撑着他走出了囚笼。
关于忍受困难,弗兰克尔特意提到,对于那些不可避免的苦难,超越它,重新认识它能让你找到不一般的意义,而一些可避免的困难则是要尽力去克服它,否则就是自虐。
意义疗法在看待生命的虚无与短暂,不是消极地求同的,而是积极向上的,就比如悲观主义者好比一个恐惧而悲伤地看着墙上的挂历每天都被撕掉一张,挂历越变越薄的人;而积极地面对生活问题的人就好比一个每撕掉一张就把它整整齐齐地摞在一起,还要在背面记几行日记的人。他可以自豪而快乐地回忆日记中所记下的所有充实的日子,那些他曾经有过的的全部生活,即使老了,那又如何?因为他过去的也是现在拥有的,就如同一些人向死而生的观点。
虽然本书关于意义疗法只是简略的介绍,作者并没有详细的深入,其中一些关于心理学方面的内容也晦涩艰深,但其中最重要的是证明了生命是有意义的,虽每个人说追寻的意义有所不同,但是我们要坚定寻找的步伐,因为它是我们一生中被赋予的最艰巨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