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葆教育初心 牢记教育使命
——《教师的解放与超越》观念(P4-10)读书笔记
丰县首羡镇和集小学 师凤丽
今天我啃读了李镇西教授的《教师的解放与超越》的第4-10页,这部分内容,啃读之后,受益匪浅。
李镇西教授从教师的年轻到年老的变化,从初出茅庐的年轻教师,变成年富力强的中年教师,再变成德高望重的老教师。同样是带班,同样是上课,最初的只是想孩子是否快乐,是否快乐,是否有收获,我们是否幸福,是否在成长,到现在我们所做的一切的时候,所谓“为了孩子”已经成了若有若无的记忆——初心,已经离我们十万八千里了。
教师的初心失落不能仅仅责怪教师追书对溯源还得从管理上去找。曾经孩子的生命、快乐、成长,占据着校长的整个心灵,为了孩子,这是校长办学的神圣初心。当然现在依然有不少校长坚守着“为了孩子”的初心,秉持着学生至上的理念办学,但未必每一位校长都是如此。
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让最初美好的目标发生偏移?为了孩子能够享受良好的教育,我们办起了漂亮的学校,开发设置了丰富多彩的课程,开展教师专业职能提升活动,开展公开课技能大赛论文评比,进行评比排名,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自然有了各种验收。不知不觉,初心就这样失去了。
当教育这个工具培养的是社会所需要的人才的时候,其重点是才而不是人。在这里教育的目的已经发生悄然的偏移教育,强化工具性的功能,而淡化人文性的意愿,便是很自然的了。
教育的日趋“功利性”有其引起必然的历史合理性。培养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各种专业人才,自然是中国教育的神圣使命,作为基础教育的中小学,为高校源源不断的输送优质生源,更是义不容辞。教育究竟是为了什么?为了社会发展还是人的发展?其实在教育发展史上教育的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一直存在着争论。而不管是不是自觉选择,几十年的中国教育呈现出的似乎是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观。
理想的教育目的应该是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和谐统一。杜威指出,在不同的历史去提出大量的目的,这些目的在当时当地都具有巨大的价值。有些东西已经很受重视,就无需强调,我们往往根据当时情景的缺陷和需要来制定我们的目的,在一定的时期或时代在有意识的规划当中,往往只强调实际上最缺乏的东西,这并不是一个需要加以解释的矛盾。
所以对中国过去有过的、现在依然还存在着的忽略人的价值的教育,李镇西教授依然予以历史和时代的宽容,包括应试教育。
历史在推进时代在发展,人们对教育的理解也更加完善。20世纪9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了一份全球教育发展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报告特意重申了一个基本原则“教育应当促进每一个人的全面发展即身心、智力、敏感性、审美意识、个人责任感、精神价值方面的发展。”作为国际公认的纲领性教育文件所界定的教育功能教育目标,对中国教育改革来说,依然有着非凡的意义。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著名的“钱学森之问”无疑是深刻的且戳中了中国教育的痛点。但“钱学森之问”依然停留在教育的工具层面,着眼于“材”的培养。而教育上的以人民为中心,李镇西教授认为“以每一个孩子为中心”——我们能说面对的孩子不是“人类”吗?让教育重新回到一个个具体的孩子身上,关注人本身的成长发展与幸福,这就是教育的“以人为中心”。
唯有始终关注“人”,教育初心才永不丢失。
可喜的是,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不再是一纸空文,在更多的情况下,已经成为我们现在每一名教师,每一所学校回归的初心的最重要的特征之一。特别是在新教育实验区,在新教育遍地开花的时代,“不忘教育初心,牢记教育使命”已经成为所有一线教师的心声,特别是加入新网师的教师更是立足于自己平凡的岗位,把自己平凡的教育工作做到极致,这就是一个普通教师的“教育初心”。
让我们永葆教育初心,为孩子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而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