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海沉浮80多天后,41岁的陶渊明彻底明白: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终于死心了,不如归去吧!一声长叹,一切释然,鸟入旧林,鱼归故渊,游子回家了。
自此,官场少了一个陶县令,文坛多了一种田园诗,文人有了一个精神的归宿。
01
这一归去,开创了一条没落士族的自新之路。
在“学而优则仕”的封建时代,陶渊明的横空出世,无疑是主流社会和传统意识的另类。他绝尘而去,可以归结为“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是本性使然。但我们不妨从人的本性,从血脉里去追根溯源,去寻一寻他的乡土情结。
小序里说“生生所资,未见其术”,所以亲戚朋友就劝他做官。看到这里,大家可能会笑话。陶渊明只会读书,生活能力弱,不能养家糊口,就让他去当官。在等级森严的晋代,当官真这么容易吗?非也。
答案在于陶渊明的身世。他具有贵族血统,曾祖陶侃是东晋名将、大司马、荆州刺史;祖父、父亲都有太守的官衔,八岁时父亲去世,家境逐渐没落。外祖孟嘉是东晋名士,性情冲淡自然,母亲知书达理、随和谦逊。所以陶渊明是个典型的“官二代”,他的血液里既有儒家的积极进取,也有道家的顺其自然。有了这种家庭文化的熏陶,他最终的回归田园,也是顺理成章的事。
陶渊明的出仕是为了养家糊口,弃官是为了也许是质性自然。他官途的失利,肯定有来自社会和家庭的种种压力,陶渊明没有言明,我也就不好揣测。就现实眼光看,就家庭责任说,陶渊明不是个好父亲,不是个好丈夫。换位思考,县令是个不小的官,他能冲破种种阻力,来追求理想的生活,肯定经过权衡和考量,他弃官的初心和家庭的担当,我们无须多想,但就这种胆量和勇气就非常了不起。这样例子很多,我只拿屈原做了类比:屈原是热心用世的悲情者,陶渊明则是隐退避世的胜利者。
家境好,好读书,但富不过三,很少有人能逃脱败落的宿命。在世风日下的东晋,他走出了一条没落士族的自新之路。
02
这一归去,是对官途失意文人的一声当头棒喝。
人生很短暂,该放手时要放手,认准方向就奋力前行。陶渊明就是这样,“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归家的心情是急迫的,归家后的心情是喜悦,这是一个官员的迷途知返的大彻大悟,是对知识分子人生抉择的当头棒喝。“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更是陶渊明与农家生活相处、相知、融为一体后,与世俗、与官场的决绝的宣言书。
人生会遇到许多困难和不如意。有的是时机不对,有的是命运使然。但你总要放下包袱,轻装前行。鲁迅说:世上本来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陶渊明就走出了一条山水田园的诗歌之路,打通了一条古今隐逸文人的理想归宿。
好多文人都有隐逸情结。李白畅游名山大川,“且放白鹿青崖间”,潇洒于人世间;王维隐居终南山,“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居然亦官亦隐;孟浩然曾汲汲于功名,“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难免布衣终身;苏轼被贬黄州,“江上之清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以为声,目遇之而成色”,从未离开官场。陶渊明则不同,他的弃官归隐是义无反顾、一往无前的,也是最彻底、最坚决、最具革命性的隐者。
到后来,陶渊明的影响愈来愈大。单看两句,“审容膝之易安”和“乐夫天命复奚疑”,再想想李清照、白居易的名号,“易安”“乐天”这些字眼,可见他对后代文人影响之深远。
陶渊明,无疑是对官途失败的文人们的一记当头棒喝:原来天无绝人之路!
03
这一归去,唱出了一介农夫对自由生活的的热情高歌。
从“仲秋之冬,在官八十余日”,到“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到“或执杖而耘耔”。屈指算来,陶渊明冬天辞官回家,春天耕田种地,也不足半年时间。他通过纪实的笔法,真实地描述了投身到了田间地头的劳作场景。至此,有些惺惺相惜,我也是农家子弟,我眼前是一个农民装束的,饱经沧桑,纯粹的庄稼汉的形象。
“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人穷则返本,归家后的陶渊明自有他的快乐。他安居于山水田园之中,对农家生活的热爱,对田园风光的喜爱,情动于中,溢于言表。时而倚窗观园,时而林中漫步,时而水上棹舟,时而登山舒啸,时而临水赋诗。他完全将自己融入大自然,在青山绿水中,在天伦之乐中,收获了快乐,享受了人生。
“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他用拟人手法写出来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画面,也是他对农村风光的喜爱与讴歌。这些画面,与“采菊东篱下,悠然现南山”田园风光的和谐之美,与《桃花源记》“其乐融融”的世外桃源,与《五柳先生传》中的“葛天氏之民”的农夫形象一以贯之,一脉相承,情景交融,形神兼备。
肯定的说,农民陶渊明的物质生活是贫困的。不然,怎么会有“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的句子。但他安贫乐道,以苦为乐,珍惜时光,享受生活。在“看得见山,看得见水,寻得见乡愁”的浔阳江畔的田园里,唱响了对人类生命之源,对农村农民生活的高歌。
陶渊明的田园生活,不但没有苟且,而且还有诗和远方!
04
这一归去,道出了耕读之家的人生哲学。
心若没有栖息的地方,走到哪里都是流浪。这话可以诠释陶渊明的隐居情怀。他是农民,耕田之余,吟诗作赋,饮酒高歌;他有品位,有个性追求,是个典型的耕读人家。
“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而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乐天安命、顺应自然是他的人生哲学。《五柳先生传》中的“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还有“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这些语句,都可看出他的自在自足、无欲无求的独立人格。
魏晋时期,迫于社会压力,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出仕与隐退的冲击,刺激了许多文人的灵魂。“竹林七贤”的文章,隐晦曲折地揭露统治集团的罪恶,讽刺虚伪的礼法之士,表现了诗人在政治恐怖下的苦闷情绪。再看看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中“死生亦大矣” ,他表述就有些含蓄和模糊,也有消极避世的思想,他的交往还没有脱离那个阶层,兰亭集会的都是文人雅士。但从陶渊明的文章中看不到这种苦闷和不满,我看到的是春暖花开,看到的是珍惜当下,看到的是不忘初心,做好自己就行。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是李白的诗句,后人又用来评价李白,我认为更适合陶渊明。陶渊明的文章如此,人格也是如此,如芙蓉出于清水之中,任凭大自然去雕塑。
陶渊明写文章用甲子纪年,字号“靖节先生”,都显示了与刘宋王朝的不合作,有一身傲骨,并不消沉,不随波逐流,是个有节操的文人。
周敦颐说得好:“菊之爱,陶后鲜有闻”。陶渊明是一座道德的高标,是儒家道德的君子,后人想模仿他,可惜却只能得其形,不能通其意。
斯人虽亦殁,千载有余情。伟哉,千百年来就一个陶渊明!
05
阅读《归去来兮辞》,我感悟到的是一首隐居避世的胜利者的欢歌。当然,隐居只是一种形式,那管他在山里,在农村,还是在江湖,只愿心灵有个安放的地方。
看看钢筋水泥的名利场,看看汲汲于物质世界人们,想想压力山大的学校生活,想想我们面临的2019年高考,透过陶渊明,还有他的归去来兮,我们欣赏到了另一种人生,另一种生命状态,另一种精神追求。
陶渊明告诉我们:人应该这样活着!
附一篇巴皓月同学的随笔。
标题:自有逍遥一身轻
物欲横流的时代,有多少人失去了本心?金钱至上的社会,有多少人禁不住诱惑,阿谀奉承的面具下,欲望才是一切。
哎,世家万般皆幻想,自有逍遥一身轻。我们该向陶渊明学习。
陶渊明祖上儒,外祖道,这使他形成了一种儒道相和的风格。“不为五斗米折腰”等显示了一位读书人的风度。尽管他生活拮据,但不会为区区五斗米向那县官弯腰,尽管身体因劳累而成疾,但不会接受别人送的肉梁。逍遥自在,不受别人的束缚,不用在意别人的眼光,轻松地过着自己的田园生活,就像庄子应答楚使时话中的那只在泥潭中的乌龟。
轻松做自己,何乐而不为?在田中辛苦地劳作,累的满头大汗,虽成了一介有文化的农民,但却好过官场的勾心斗角,把自己弄得心力憔悴。虚伪的眼泪会伤害别人,虚伪的笑容会伤害自己,其实到头来受伤的都是自己,何不做一个真正的自己呢?一个虚伪带着面具的人,或许在白天,会拥有他人的簇拥,但到了深夜无人之时,是否也会无声的流泪。
人的一生这么长,千万不要失去了本心。本心是你的底线,信仰或其他一些什么,它是心中的明灯,是指路的明灯。若灯一灭,则到处都是黑暗,你就会陷入沼泽。
学着通达一点吧,你或许有无比崇高的理由。但是你不能因为这个理由而放纵,不择手段。做一件事,有一件事的道理,它不成功,你也不能强求,学着通达,放轻功利心,净化一下心灵。偶尔也学陶渊明一般,到田中种地修身吧。
世间万般皆幻象,唯有逍遥一身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