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害怕的一件事情就是,有朋友问我,梁冰,你现在还坚持写小说吗?
我不知道该怎么回复他,因为我已经很长时间不写了,不仅如此,还把之前很多写了一半的小说都给删了。
与其说是放弃,倒不如说是承认,承认自己并无才华这一事实。
要知道人的乐观很大一部分是来自于想象中自己的样子,而一旦看清真实的自己后,结果只有失落,好比当下的我。
承认自己一事无成毫无才华这件事对我来说打击很大。
我安慰自己不更文是因为没有时间,这不是托词,你要亲眼目睹我现在的生活状态就会明白我所言非虚,我的生活糟透了。
其次是我不知道该写些什么,我的理想是写出一篇满意的小说,为此也尝试了很多次,但无一例外都以失败告终,渐渐明白,好的小说需要大量的阅读和生活阅历的积累,很明显,现在的我身上并不具备这两点要求,绞尽脑汁写出来文字和网上的大部分作者一样,甚至还不如他们,而且主题无非是这些,当下年轻人的迷茫无措,说的是我,被贫穷限制了想象力,说的是我,以及被现实耗掉生活的每一天,说的还是我。
这样的状态下,我努力写出的文字全他妈的成了鸡汤杂文,我讨厌大道理,也知道自己活得并不好,无法平衡生活,因此厌恶所有人生格言,厌恶那些惺惺作态故作人生导师的人,觉得他们都很傻逼。
每个人都有着属于自己的一套是非三观,并在此基础上吸收接纳自认为对的道理,而且根本无法感同身受他人的具体情绪,这种情况下,我们有什么资格用旁观者思维去分析论证他人的生活方式行为选择,好比你面对一个哮喘病人说,明明周围空气很足,你为什么还无法呼吸,是不是觉得很无语,想爆粗口,所以每当我发现自己有说道理的倾向时,就赶紧删掉,并愤懑不已。
再来说说文字风格本身,据说好的作者都是从模仿开始的,我深信不疑。
最早喜欢古龙,被他的文字风格吸引,痴迷他笔下刀光剑影的武侠世界,但不可否认,他的文风不适合现在青年人学习模仿,文风太过冰冷,不带有一丝温度,像寒风中的一把古剑,散发着寒气,令人瑟瑟发抖。
也喜欢王朔,一半海水一半火焰最能代表他的文字风格,幽默讽刺中夹杂着人生的大起大落,那是汇聚了几十年老北京特有的语调,外人很难模仿,更别提学会。
王小波文学造诣太高,他人想都别想,经常听到有人说理解王小波的孤独和热爱,我感到可笑,那么多人说懂他,可能写出黄金时代,红拂夜奔,万寿寺这些无法逾越的经典只有他一人。
我的偶像是韩寒,他的每本书我都看过,且不止一遍,他早期的文字风格有些偏激,观点性很强,给人一种为了结果而寻找过程的感觉,有些过度依赖咬文嚼字,当然这也是才华体现的一部分,但还是让我有些犹豫,直到前段时间,他又在one上面发表了文章,让我惊喜的是他改变了,准确的说从一九八八开始,他就已经改变了,有了独属于自己的文风,温和有趣。
而温和有趣就是我苦苦追求渴望得到的文字风格,这种温和不是体现在内容上,而是作者能够控制自己,做到克制且从容,不调动读者情绪,不强加个人观点,不卖弄文字技巧,让自己站在第三人称的角度去叙述一件事情,平静温和,幽默风趣。
但我无法做到这些,无法心平气和,我以前说过,处在这样的年龄段,很难做到快乐,努力的最大程度也不过是理性地温和。我告诉自己应该平衡好生活,可更多的是在生活面前溃不成军,毫无招架之力,我告诉自己要幽默风趣,可很多哈哈大笑的背后全是无可奈何,我努力把情绪控制到最低,可还是有人不咸不淡的说一句,矫情。